《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二十八條:“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1994 2 18)
2018-05-28 閱讀全文>>用戶 補丁 防火墻 開發人員 編寫安全代碼,對輸入數據進行驗證 使用相對安全的函數 系統 緩沖區不可執行技術 虛擬化技術
2018-05-28 閱讀全文>>如果可精確控制內存跳轉地址,就可以執行指定代碼,獲得權限或破壞系統
2018-05-28 閱讀全文>>程序作用:將用戶輸入的內容打印在屏幕上
2018-05-28 閱讀全文>>堆棧概念 一段連續分配的內存空間 堆棧特點 后進先出 堆棧生長方向與內存地址方向相反 指針 指針是指向內存單元的地址 寄存器 暫存指令、數據和位址 ESP(棧頂)、EBP(棧底)、EIP(返回地址)
2018-05-28 閱讀全文>>緩沖區溢出攻擊原理 緩沖區溢出攻擊利用編寫不夠嚴謹的程序,通過向程序的緩沖區寫入超過預定長度的數據,造成緩存的溢出,從而破壞程序的堆棧,導致程序執行流程的改變 緩沖區溢出的危害 最大數量的漏洞類型 漏洞危害等級高
2018-05-28 閱讀全文>>公開信息收集防御 信息展示最小化原則,不必要的信息不要發布 網絡信息收集防御 部署網絡安全設備(IDS、防火墻等) 設置安全設備應對信息收集(阻止ICMP) 系統及應用信息收集防御 修改默認配置(旗標、端口等) 減少攻擊面
2018-05-28 閱讀全文>>網絡信息收集 正常服務(如whois) 系統功能 Ping tracert 信息信息收集 服務旗標 歡迎信息 端口掃描 TCP IP協議指紋識別法
2018-05-28 閱讀全文>>快速定位 某開源軟件xxxx jsp腳本存在漏洞,Google 搜索“xxxx jsp”可以找到存在此腳本的Web網站 Google 搜索“teweb default htm”就可找到開放著遠程Web連接的服務器 信息挖掘 定點采集 Google 搜索 “ doc+website”挖掘信息 隱藏信息 mdb、 ini、 txt、 old、 bak、 001…… 后臺入口
2018-05-28 閱讀全文>>信息收集的概念 情報學中的一個領域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數據大量被生產出來 信息收集的作用 攻擊者通過信息收集獲取攻擊目標大概信息,為下一步攻擊做準備甚至利用收集的信息直接攻擊
2018-05-28 閱讀全文>>日志設置 日志項、存儲空間、訪問權限 日志服務器 其他安全設置 安全增強軟件(防病毒、主機入侵檢測、安全加固軟件等) 針對操作系統特性的設置 Windows關閉共享、自動播放功能 Linux中默認創建文件權限等
2018-05-28 閱讀全文>>簡單但有效的攻擊方式 利用人性懶惰的弱點
2018-05-28 閱讀全文>>避免任何未經授權的變更發生,變更必須遵循一個正式的變更管理過程,變更管理過程包含五個核心步驟。
2018-05-25 閱讀全文>>代碼審核 + 體系結構風險評估
2018-05-25 閱讀全文>>測試目的 是進行安全性的評估,不是摧毀或破壞 測試人員 技術、知識和經驗很重要 像“壞人”一樣思考問題 安全問題 系統備份和恢復措施 風險規避
2018-05-25 閱讀全文>>27029條 上一頁 1..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80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