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關注計算機安全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瑞典早在1973年就頒布了《數據法》。這是世界上首部直接涉及計算機數據安全信息問題的法規。隨后,丹麥等西歐國家都先后頒布了數據法或數據保護法。
2018-05-08 閱讀全文>>早在1981年,我國政府就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給予了極大關注,并于1987年8月推出了《電子計算機系統安全規范》。
2018-05-08 閱讀全文>>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一系列的商業戰略,企業選擇合適的數字技術將業務流程、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構以適應新的競爭態勢,獲取競爭優勢。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面向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核心商業戰略的選取與關注,從業務的頂層設計上應對數字化競爭、擁抱數字化轉型;二是面向不同商業模式、面向不同商業......
2018-05-08 閱讀全文>>數據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不僅是商業銀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還事關整個銀行數據治理銀行業的安全和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
2018-05-07 閱讀全文>>然而,從世界范圍已知的銀行數據安全事故來說,銀行普遍面臨且能造成巨大損失的風險主要來源于銀行的內部。國外統計結果表明,在企業信息受到的損失中,70%是由于內部員工的疏忽或有意造成的。
2018-05-07 閱讀全文>>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廣泛應用,一方面,銀行數據作為銀行敏感信息的重要載體,已成為維持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活動的重要基礎資源,成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乃至社會任何領域的基礎。
2018-05-07 閱讀全文>>保障銀行數據的安全性,其核心就是保證銀行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銀行在國家、社會及民眾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銀行應時刻關注銀行數據及信息系統的安全。在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銀行的數據安全尤其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
2018-05-07 閱讀全文>>可用性是指銀行系統和網絡應該提供適當的能力,從而能夠在可以接受的性能級別下,以一種可以預見的方式運行,保證經過認證的用戶能夠對銀行數據和資源進行適時和可靠的訪問。保障可用性是指銀行系統和網絡能夠在崩潰后以一種安全并且快速的方式恢復,使銀行日常經營活動不受到太大的負面影響。
2018-05-07 閱讀全文>>完整性是指保證數據和信息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禁止對重要數據和關鍵數據進行非授權的修改。硬件、軟件和通信機制必須協同工作才能保證數據被正確處理,并保證在沒有意外或惡意篡改的情況下將數據安全完整地傳遞到目的地。
2018-05-07 閱讀全文>>主要是指日常運行過程中的關鍵配置類信息,如系統IP和用戶等。銀行數據安全離不開應用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而系統相關的關鍵配置類信息對保障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尤為重要。
2018-05-07 閱讀全文>>機密性要求銀行數據不能被泄露給非授權的個人、集體或其他實體,不能為其所用。簡而言之,所有人員都可以訪問的信息屬于公開信息,需要限制訪問的信息一般屬于敏感信息或秘密。對于銀行來說,敏感信息是指機密性或完整性保護要求較高的信息
2018-05-07 閱讀全文>>數據安全是指保證數據的機密性( 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數據安全的實質是采取措施保護銀行數據資產,使之不因偶然或者惡意侵犯而遭受破壞、篡改及泄露;保證銀行信息系統能夠連續
2018-05-07 閱讀全文>>數據是銀行的生命線,銀行數據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客戶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賬戶信息的安全,避免將其泄露或遭到非法篡改。同時,數據安全對于保障銀行各系統之間源數據和數據副本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是各項業務有效開展的基礎。當銀行面臨各種人為或自然的突發事件時,數據的安全性(包括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
2018-05-07 閱讀全文>>目前,從報送方式上,監管報送可以分為業務部門調整手工報送和業務部門調整系統自動報送兩類。業務部門調整手工報送包括由系統自動出報表,由業務人員進行手工調整后,進行報送。業務部門調整系統自動報送包括業務人員參與報送流程、業務人員未參與報送流程兩類。具體報送流程如圖10 6所示。
2018-05-07 閱讀全文>>隨著我國銀行監管體制的日益成熟,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銀行面臨各種監管的數據交換需要。為了加強對外交換數據的統一管理,商業銀行宜建立統一的對外數據報送平臺
2018-05-07 閱讀全文>>1503條 上一頁 1.. 47 48 49 50 51 ..101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