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切行為動機可以大致概括為兩個:一個是尋找快樂,另一個是規(guī)避痛苦。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和培訓長期以來讓人們感受到的多是痛苦,少數組織的成員甚至到了談教育和培訓即“色變”的地步。
2018-08-28
-
人的一切行為動機可以大致概括為兩個:一個是尋找快樂,另一個是規(guī)避痛苦。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和培訓長期以來讓人們感受到的多是痛苦,少數組織的成員甚至到了談教育和培訓即“色變”的地步。
2018-08-28
-
培訓師與學員之間建立平等、信任與親和的關系
2018-08-28
-
幫助學員之間建立平等、融洽與合作的關系
2018-08-28
-
關于我所講授的課程,在每次正式授課之前,我都會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數十次的練習。理論部分我一定要理解而不僅僅是記憶(記憶指能夠重復理論表述,理解指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聯(lián)系實際去講述理論);工具部分我都會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多次運用,體會其中的難點。
2018-08-28
-
“百功老師,有人告訴我若緊張就可以不看下面的學員,或將學員當‘土豆、木頭’,甚至當‘傻瓜’,這樣有用嗎?”
2018-08-28
-
如果學員接受培訓后,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不能帶來個人績效的改善,不能提高組織績效,那么再好的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怎么讓學員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工具真正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2018-08-28
-
在討論的過程中,學員必然用舊知闡述新知
2018-08-27
-
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培訓師應該充分調動左右腦,不能只用“講授”
2018-08-27
-
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學員很希望學習某方面的課程
2018-08-27
-
2009年5月,因母親去世,我悲痛至極,故不能按期為客戶授課。國內某大型知名乳業(yè)公司的《領導者之劍》課程就找了其他培訓師。課后,企業(yè)培訓管理者給我打電話說: “百功老師,前天上課的這個老師講完原因分析后問學員懂沒懂,部分學員說沒懂,培訓師卻說沒懂就對了,這個課不......
2018-08-27
-
選擇真正有需求的學員參加培訓部分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開支
2018-08-27
-
發(fā)現問題真正有效的培訓,其第一步一定是診斷學員和組織的需求,以期發(fā)現問題。這項工作不應該只是形式上的,而應該踏踏實實去做。但現實中,部分受訓組織、學員因為各種原因,不認真配合調查需求;部分培訓師也只是例行公事,發(fā)個調查表而已,調查表收上來也不看。
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