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足信息安全的要求”而不是“滿足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
2018-04-17
-
傳達,英文為communication,其本意更偏重于“溝通”,但是在中文邏輯中,從下而上一般稱作“匯報”,從上而下一般稱作“傳達”,這兩種“溝通”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總是一方在說
2018-04-17
-
原文為:the provision of training to, the mentoring of,or the reassignment of current employees。Mentoring這個詞匯不太常見,其解釋為:mentoring是一種工作關系。
2018-04-17
-
從條款f到j),跟信息安全風險處置計劃的內容差不多,當然這也是大部分的項目管理的內容,一個項目需要做什么、誰做、時間要求、資源要求以及結果評價。關于信息安全風險處置計劃的內容請參考:趙戰生,謝宗曉編著,《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概念、方法和實踐》,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8-04-17
-
殘余信息安全風險,residual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a殘余風險在ISO IEC Guide73中有定義,ISO IEC 27001:2005進行了引用,但是在ISO IEC 27000:2009中沒有進行定義。殘余信息安全風險這個說法很少見
2018-04-17
-
同樣是文件化的要求,這里的原文描述是:The organization shall retain documen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formation se -curity risk assessment process。對比前文用的則是The scope shall be available as documented information。
2018-04-17
-
本句應該為:確保重復(執行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產生一致的、有效的和可比較的結果。原文中沒有執行。
2018-04-17
-
整合并應用,原文為:integrate and implement
2018-04-16
-
非預期的效果,原文為undesired effects。這是所有的風險管理的共同目標。對風險的理解經歷過多次變化,包括了認為風險是中性詞,ISO IEC 27001:2013引用的風險詞匯是ISO IEC Guide73,其中對風險的理解特別加了備注
2018-04-16
-
此處對應原文為:Top management may also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for reporting performance of theinforma -tion security
2018-04-16
-
注意,performance,管理文獻中一般都會翻譯為“績效”,但是在GB T 22080-2008 ISO IEC 27001:2005中翻譯為“執行情況”。
2018-04-16
-
跟4 3范圍的條款要求一樣,原文為:be available as documented information。
2018-04-16
-
在5 1 a)中是確保建立了信息安全方針和目標。這里是建立,也就是說確定信息安全方針的責任。
2018-04-16
-
原文為:ensuring that the resources needed for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re availableo確保資源可獲取、可獲得,廁履。
2018-04-16
-
信息安全方針和信息安全目標,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nformation security objectives。
2018-04-16
-
這句原文為:The scope shall be available as documented nformation。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應該記錄并保證信息可查,但是翻譯成漢語并沒有這么書面化。
2018-04-16
-
上一句的規定是s pecify,這里的規定是set out,有陳述、羅列的意思。
2018-04-16
-
要求是同等重要的,這在附錄A中尤其重要,按照標準的描述順序,很容易理解為按照重要度排列。這個說法在ISO IEC 27002: 2005中也出現過,其實想表達的意思是,所有的要求和控制措施都很重要,排列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為了閱讀方便。
2018-04-16
-
此處程度副詞用的是adequately
2018-04-16
-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