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MP ®(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士認證)中, 工作績效數據(Work Performance Data)和 工作績效信息(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是項目管理中用于監(jiān)控和評估項目進展的關鍵概念,二者在定義、特性、來源及用途上存在顯著區(qū)別:
一、工作績效數據(Work Performance Data)
定義
原始數據: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從每個正在執(zhí)行的活動或任務中收集到的原始觀察結果和測量值。
特點:
未經處理:直接來源于項目執(zhí)行過程,未經過任何分析或解釋。
客觀記錄:真實、準確地反映項目執(zhí)行的實際情況,不包含主觀判斷。
實時性:隨著項目執(zhí)行不斷產生,反映項目的最新狀態(tài)。
實例
工作完成百分比
質量測量結果(如缺陷數量、測試通過率)
進度計劃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日期
變更請求數量
實際成本和持續(xù)時間
用途
作為監(jiān)控項目進展的基礎數據,供項目團隊分析使用。
二、工作績效信息(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定義
加工數據:對工作績效數據進行加工、分析和解釋后得到的,具有明確含義和價值的信息。
特點:
經過處理:通過對比、分析、匯總等手段,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信息。
指導決策: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幫助項目經理識別問題、趨勢和機會。
層次性:可能包括對項目整體績效的評估,或針對特定領域的深入分析。
實例
進度偏差(SV)和成本偏差(CV)
進度績效指數(SPI)和成本績效指數(CPI)
質量趨勢分析報告
風險評估報告
用途
用于生成項目報告,支持項目決策,指導項目調整和改進。
三、兩者的區(qū)別與聯系
四、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監(jiān)控項目進展
項目團隊定期收集工作績效數據,如實際成本、進度完成情況等。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生成工作績效信息,如成本偏差、進度偏差等。
支持項目決策
項目經理利用工作績效信息,評估項目是否按計劃進行。
識別潛在問題,如成本超支、進度延誤,并采取糾正措施。
溝通項目狀態(tài)
工作績效信息是項目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向項目干系人溝通項目狀態(tài)。
幫助干系人了解項目進展,支持決策制定。
五、示例說明
工作績效數據:某項目在某一階段實際花費了10萬元,原計劃花費8萬元。
工作績效信息:通過計算成本偏差(CV),得出CV = EV - AC = 7萬元 - 10萬元 = -3萬元,表明項目成本超支。
六、總結
工作績效數據是項目管理的基石,提供了項目執(zhí)行的原始記錄。
工作績效信息是對這些數據的加工和解釋,為項目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洞察。
項目經理需要有效管理和利用這兩類信息,以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并及時應對潛在問題。
通過理解和應用工作績效數據和工作績效信息,項目團隊能夠更好地監(jiān)控項目進展,支持項目決策,最終實現項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