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以準實時的方式洞察供應鏈所有環節的信息,包括庫存、生產、需求計劃、物流等,強化銷售、采購、供應、生產、配送各業務活動緊密協同,使用優化技術制定供應鏈整體計劃的最優目標,實現計劃優化、調度優化、資源優化等,根據從長周期和短周期的各種實際約束條件,不斷優化供應鏈整體計劃,提升供應......
2018-06-19 閱讀全文>>生產操作智能化。通過煉化工藝技術與物聯網技術、流程模擬、先進控制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建成裝置操作與優化系統,強化生產一線崗位對生產運行狀態的感知,提供智能化的操作指導等,實現內外操作業務過程的規范管理、實時監視和控制,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操作水平,實現最優化生產。
2018-06-19 閱讀全文>>中國石化“十二五”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煉化企業建設智能工廠的發展目標,即選擇2 -3家煉化企業,開展智能工廠試點建設,支撐自動化、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智能化的工廠營運模式,實現決策科學、反應敏捷、運營卓越、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為建成世界一流的煉化企業提供支撐。
2018-06-19 閱讀全文>>智能工廠的主要應用效果是提升企業實時感知和可視化、一體化協同、生產過程優化控制、知識管理和應用、可持續發展支持和信息處理與共享服務能力。
2018-06-19 閱讀全文>>煉油化工企業智能工廠建設基本要素包括實現目標、先進理念、主要技術、重點關注業務領域、智能應用和綜合集成,如表9 -1所示。
2018-06-19 閱讀全文>>現場過程控制全部采用DCS,主要裝置全部實現APC;多套裝置實現集成APC和局部區域實現RTO;實現生產計劃、生產調度、生產過程控制一體化優化;主要裝置納入全工況安全偵測范圍,對異常征兆、異常事件進行智能檢測、智能識別和報警管理;生產過程現場數據自動化采集。
2018-06-19 閱讀全文>>流程工業智能制造系統(IMS)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系統,它突出在制造環節中以一種高度柔性與集成的方式,借助計算機模擬人類專家的智能活動,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構思和決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環境中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同時,收集、存儲、完善、共享、繼承和發展人類專家的制造智能。
2018-06-19 閱讀全文>>美國工程協會SPM(Smart Process Manufacturing)研究小組認為智能工廠是高度集成、高度知識積累與應用、運營和操作普遍模型化的企業,它能最優化地利用信息,進行運營和操作活動。
2018-06-19 閱讀全文>>2006年中國石化啟動了總部商務智能系統試點,制定了商務智能整體規劃;2008年完成了業務需求數據規劃和主題規劃,按照規劃統一設計和建設EDW系統,并全面建設財務BW&BCS和物資監控、成品油銷售三大應用;2010年基本完成了財務BW&BCS、物資監控、成品油銷售三大應用建設,推進了油田事業部、煉油事業部、化工事業部、監......
2018-06-19 閱讀全文>>(1)大數據量處理性能加速發展。一是內存計算技術,SAP公司在2010年推出了基于SAP HANA數據倉庫,其數據自加載開始就保存在內存中,因此可以極大地提高數據加載和查詢的速度。Oracle公司隨后也推出了其內存計算軟件Exalytics。二是非結構化數據的支持,大部分的數據庫廠商已經支持或正在準備支持Hadoop NoSQL等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
2018-06-19 閱讀全文>>目前商務智能在企業中應用已經很廣泛,應用領域也已覆蓋企業操作層、管理層和決策層三個層面,而且重點在決策層和管理層。在操作層,商務智能主要幫助改進員工操作效率和個人業績。
2018-06-19 閱讀全文>>大部分的數據倉庫在底層是基于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來進行構建,像IBM、Microsoft、Oracle這些數據庫廠商事實上也都提供數據倉庫產品。在數據倉庫領域必須提到的公司是Teradata公司,該公司多年來只專注于數據倉庫產品的研發
2018-06-19 閱讀全文>>商務智能涉及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ETL、數據倉庫、商務智能應用技術等。
2018-06-19 閱讀全文>>商務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的概念,最早由Gartner Group于1996年提出,其起源于經理信息系統( EIS),在決策支持系統(DSS)應用完善過程中逐步羽化而成。
2018-06-19 閱讀全文>>通過RFID技術,記錄產品的生產、批次、質量等信息,跟蹤產品流向,鞏固銷售渠道,加強物流的溯源與跟蹤?;やN售公司已與11家生產企業共同開發完成IC卡發貨系統。
2018-06-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