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做好管理對于他們來講,是職場上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而向上管理是一門學問,但是了解管理,是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與上級溝通。雖然行行出狀元,但是行行也都有它的困難。如果把項目經理這一崗位比喻成產品,而上司是用戶。那用戶會想要什么樣的產品以及滿足客戶的需求呢?這些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思考的過程。如何做好項目管理呢?
一、設計你自己
產品經理每天面對的都是市場、用戶、數據,很多人也在標榜自己是以用戶為中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老板其實也是一種用戶,只是這個產品是你這個人。老板付錢雇傭了你,利用語音、文本、視頻等方式給了你一些輸入參數,然后你根據自己的計算來做一定的輸出。
這就是一個產品標準的技術模型,在老板看來,你就是一個租來的產品,而你做為一個產品經理,需要做的就是讓這個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大,體驗越來越來好。
那我們就用設計一個產品的標準套路來討論一下如何“設計你自己”。
1. 了解你的用戶
產品經理工作中都會去做一個用戶畫像,以此來為產品設計做參考。對于老板,其實也應該有一個用戶畫像,一個標準的老板工作畫像應該包括工作風格、性格特點、優劣勢、核心需求四部分,讓我們來一個一個分析:
(1) 工作風格
工作風格是指老板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質,包含溝通傾向、管理風格等。
溝通傾向很好理解,就是指在溝通時老板傾向于依據邏輯清晰的文檔還是簡短的結果匯報,這個個體性差異非常大,有的老板就特別喜歡PPT、有的喜歡excel、甚至還有喜歡word的;管理風格這個也好理解,有的老板是事必躬親,任何一個按鈕都要過問,還有的老板只是問下進度,并不會去摳細節,一切用數據說話。
(2) 性格特點
性格特點是指一個人在習慣化的行為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比如內向、熱情、冷酷等都是用來描述一個人性格特點的詞語。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摸清一個老板性格是非常重要的,熱情的老板可以跟他打成一片,甚至還可以開玩笑,而內向的老板需要一個冷啟動的階段。
(3) 優劣勢
優劣勢是老板擅長領域的一個直觀反映,如果你想好好協調老板這個優質資源的話,就一定要了解老板的優劣勢,要盡量避免使用老板劣勢的場景,多多發揮老板的長處。
比如你的老板在公司多年,有著非常廣的人脈關系,那你在某些事情推不動的時候,就可以找老板出面,解決你很棘手的問題;但如果老板剛來,還在建立自己的人脈圈,那你就要退一步,不要把老板推上槍口。
(4) 核心需求
核心需求就是老板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老板最主要想要你做的事情。產品經理應該很清楚核心需求,比如微信解決的核心需求就是聊天社交,QQ音樂解決的核心需求就是聽歌,一個產品不可能什么需求都能滿足,只有瞄準了核心需求,一個產品才有擴張的可能。
職場也是一樣,老板不會因為一個產品經理JAVA水平高而提拔他,不會因為一個UI很會寫軟文而獎賞他,所以產品經理要時刻謹記老板對自己的期望,精準打擊。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老板用戶畫像示例。
老板用戶畫像示例
2. 分析自身資源,規劃產品功能
聊完用戶后,接下來該了解下為了設計產品,你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這些資源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一些個人特質和能力,無外乎也就是性格特點、優劣勢等內容,可以利用上面分析老板的方法來分析自己,此處不過多贅述。
我想重點談一談如何規劃自己的功能。當你把用戶畫像和自身資源都分析清楚后,你可能會發現你跟老板會在某些方面不合,比如老板喜歡事無巨細的把控產品,而你又不希望別人在產品設計階段過多介入,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其實我們用產品設計思維來看一下,需求無外乎有三種——能夠滿足的、迭代后能滿足的、無法滿足的。
三類用戶需求
對于能夠滿足的需求,只需要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用著爽就行了。比如老板很喜歡PPT匯報,而你又恰巧擅長PPT,那你就瘋狂的做PPT吧,只需要維持一慣的高水準,老板會滿意的;
對于迭代后能滿足的需求,最好給用戶一個預期。比如你只會使用word,而老板只喜歡PPT,沒問題啊,PPT不會可以學啊,你給老板說你一周內學會PPT,以后都用PPT匯報就可以了;
對于迭代也無法滿足的需求,比如性格問題、資源問題,這種就需要跟老板做充分溝通,讓老板知道目前存在的困難以及你可以做的事情。有一點需要記住,你需要讓老板知道你們有共同的目標,你們是合作伙伴。
二、意見不合不能慌
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場景,就是與老板意見不合,這個時候其實很難做,如果同意老板的要求,自己心里過不去不說,有可能項目還很難推動,如果不同意的話,又不知道該如何說服老板。
和老板意見不合時,千萬不要強忍,也不要和老板正面碰,要拿出產品經理最擅長的一招——協調資源,找到利益共同體。
這個資源不僅是指公司的開發資源,也是指公司的制度流程,甚至你的外部的客戶等。你能夠協調到的資源和你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比如開發團隊、外部客戶等,如果他們支持你的話,說明你的方案在他們看來確實要更勝一籌,這時候你就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而是擁有了更多談判的籌碼。
協調資源的價值
當然,這個也不是在鼓勵大家勾心斗角,其實產品經理和老板也是是利益共同體,協調資源證明自己的想法本身也是對目標負責的表現,不必把這種事情想得太復雜,本著就事論事的態度就行。
最后,勸誡大家一句,永遠不要和老板斗爭到底,有時候的意見不合無法調解,該背的鍋還是得背,該認的還是得認,產品經理被叫成“背鍋俠”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事情搞砸了如何重塑信任
產品經理的工作其實很復雜,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還要面對來自多方的壓力,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如何挽回信任呢?
其實也沒有這么難,三步就解決了。
1. 勇敢擔責
問題出現后,一定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要陷在無窮無盡的甩鍋循環中,沒意義還會浪費時間。
確認風險后,要評估風險是否可控,如果風險可控,那你需要準備一套應對方案,保證項目能夠如期推進,并且給老板同步目前的進展以及應對的措施;如果風險不可控,那就需要找出問題原因,主動承擔錯誤,以積極的心態和老板溝通,并且準備新方案,與老板探討。
2. 提出兩套解決方案
等你匯報完情況后,老板可能已經暴跳如雷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冷靜,一般來說,這個時候你需要準備兩套解決方案,一套針對目標,一套針對資源。
這樣說可能不太好理解,讓我來舉個例子:一個項目承諾的4周上線,但是由于前期工作量評估的問題,這個項目要6周才能完成,這個時候你要給老板兩套解決方案,一套是維持原有目標如期上線的方案,但是需要額外增加資源,另一套是維持現有資源投入,但是需要延期,你還需要列明這兩套方案的優劣勢,讓老板做選擇題。
當然,很多時候并不是兩套方案這么簡單,但是最基本的就是這兩個方向,其他方案無外乎是從這兩個方向延伸罷了。
3. 設置風險預案
當你提出多套挽救措施后,可能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老板對你的不信任在這里會被放大,畢竟在這個項目中你已經失誤一次了,而且沒有辦法保證你不會再一次失誤。
這個時候你就得拿出殺手锏——風險預案,這個預案就是為了應對你再次出現之前的錯誤而準備的。比如為了防止這個產品出現之前的意外,可在前期的運營造勢中將具體日期由精確到某一天改為精確到月,這種就不會出現延期讓用戶失望的風險,或者運營在產品進度完成80%的時候再正式啟動。
預案是重塑信任的一大利器,希望各位能用好。
4. 復盤總結
當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事情處理妥當后,要進行復盤總結,盤點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后續的工作中改變工作方法,避免類似事件重新出現。
想要了解更多項目管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