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初級產品經理在面試的時候,差別總是很大的,有的初級產品經理可能面試一次就成功率,但是也有很多人面試很多都沒有拿到滿意的offer。今天我們就來揭秘,初級產品經理面試成功與失敗原因分析,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相對廣泛,其工作包括業務模型,市場分析,用戶分析,需求分析,數據分析,交互設計,功能設計,過程設計,項目管理,在線管理等。因此,對于初級產品經理而言,挑戰相對較大。
初級產品經理面試通過 VS 未通過的面試者,通過對比找出差距。通過和未通過的面試者最大的區別有哪些?
1、零散式思維與結構化思維
思維方式,一個沒有結構化思維能力的產品經理,在面對復雜的工作內容,嘈雜的工作環境,是無法進行高效的產品輸出的。該如何通過練習獲得結構化思維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問題思考:
1)宏觀趨勢分析:當前產品項目處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什么階段?
2)業務分析:產品業務的主要脈絡和結構是什么?
3)數據分析:產品的北極星指標應該是什么?
4)功能設計:用戶是誰?適合用戶的交互方式是什么?為什么?
5)技術認知:達到什么樣的技術指標,能夠對當前的產品使用有巨大的提升?
50%以上的初級產品經理面試者沒有結構化思維,更有甚者連自己的項目有哪些模塊和內容都不了解。了解手頭上的項目,做好眼前的事情,把零散的工作匯總分析,才能總結反思獲得進步。
2、溝通問題
溝通的障礙是最大的障礙。溝通障礙通常來源于幾個方面:
不同的行業背景,行業名詞不同,行業規范不同,說話節奏也不同,語言體系不一致;由于代際差距(兩代人),無法做到換位思考;表達能力的缺失;接收分析能力的缺失;情緒。
雖然在工作中做溝通的時候,通常是高維度向低維度兼容(老板講話通俗易懂工作才更高效),但是面試的時候并不一定是這樣。畢竟沒有一個人希望招聘來的同事連話都聽不懂,徒增溝通成本。如果在面試這種雙方都提高溝通注意力的場合,都無法順暢溝通,可能就是真的不適合一起工作。
表達時是言簡意賅還是拖泥帶水,聆聽時是合理的反饋還是一味地點頭,同樣反映著溝通的效率和溝通的成果。最后,無論在工作還是面試中,減少情緒化的表達,也是降低溝通成本的一個溝通技巧。
3. 行動力
主觀能動性的問題。許多面試者跳槽或者找工作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公司結束運營(在2020年特別普遍);
換個環境(覺得以前的環境不適合自己成長);
被辭退(有矛盾或者之前工作業績不佳);
錢沒給夠or受委屈了(這個一般都不會說出來);
換個行業(程序員轉型、銷售轉型、設計師轉型);
在面試的過程中,這些原因雖然都會對面試官產生影響,但都不是最核心的。
核心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采取過行動。比如公司快不行,產品經理是否做出過階段性總結?比如以前的環境不好,想跳槽,進更大的公司,是否了解過各大公司的業務、人員要求、工作內容?比如想換個行業,是否在跳槽前就已經上過一些培訓課,自己花錢投入做一些產品去體驗產品經理的工作?
行動更有價值。是說說而已還是早已采取行動,展現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對職業的追求。努力可能會失敗,但努力一定有價值。最起碼你投入了成本錨定在追求卓越上面。沒有面試官會對一個努力但失敗的面試者有偏見,但對不行動的面試者,肯定會有行動力上比較和度量。
通過上述揭秘初級產品經理面試成功與否的原因,不難看出初級產品經理面試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三點:分散思維和結構化思維,溝通問題和行動。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經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