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假設條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假設條件是一些被看做是真實、正確或已經確定的因素
B.假設條件會帶來風險
C.假設條件需要被不斷確認
D.假設條件會限制項目團隊的選擇
2.項目范圍管理旨在確保( )。
A.做盡可能多的工作,使項目盡可能完美
B.做而且只做為成功完成項目所需要的工作
C.為客戶提供額外的產品功能
D.確定不包括在項目范圍內的工作
3.通常控制范圍過程可以帶來如下組織過程資產更新,除了( )。
A.造成偏差的原因
B.糾正措施及其選擇理由
C.經驗教訓
D.財務數據庫
4.工作分解結構底層的要素是( )。
A.控制賬戶
B.規劃包
C.規劃要素
D.工作包
5.以下哪個不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過程?( )
A.收集需求
B.創建工作分解結構
C.實施工作分解結構
D.確認范圍
6.需求跟蹤矩陣通常用于( )。
A.規劃范圍管理
B.定義范圍
C.創建WBS
D.控制范圍
7.在創建WBS時,為WBS組件制定和分配標識編碼的下一步工作是( )。
A.識別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關工作
B.確定WBS的結構和編排方法
C.自上而下逐層細化分解
D.核實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當
8.下列哪項屬于規劃范圍管理的主要作用?( )
A.為定義和管理產品范圍與項目范圍奠定基礎
B.在整個項目中對如何管理范圍提供指南和方向
C.明確項目、服務或成果的邊界
D.在整個項目期間保持對范圍基準的維護
9.通過下列哪個過程監督項目和產品的范圍狀態,管理范圍基準變更?( )
A.規劃范圍管理
B.定義范圍
C.確認范圍
D.控制范圍
10.編制工作分解結構,必須遵守下列哪個規則?( )
A.100%規則
B.對稱規則
C.編號規則
D.一次分解到位規則
11.與項目有關的需求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例如把需求分成從高到低的下列三個需求: ( )。
A.解決方案需求、商業需求、干系人需求
B.干系人需求、解決方案需求、商業需求
C.商業需求、解決方案需求、干系人需求
D.商業需求、干系人需求、解決方案需求
12.應該在什么階段確認范圍,以保證在可交付成果完成時及時進行驗收?( )
A.項目執行
B.項目監控
C.項目收尾
D.項目變更
13.下列哪個文件用于詳細描述WBS的每個組件,包括其工作內容、進度信息、成本信息等?( )
A項目工作說明書
B.工作分解結構
C.工作分解結構詞典
D.項目范圍管理計劃
14.在收集需求過程中,需要逐一、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干系人的具體需求。最好使用下列哪個技術?( )
A.訪談
B.問卷調查
C.焦點小組
D.引導式研討會
15.確認范圍過程旨在( )。
A.審核項目范同基準的正確性
B.審核工作分解結構和工作分解結構詞典的正確性
C.審核項目范圍說明書的正確性
D.驗收已經完成的可交付成果
16.確認范圍過程與控制質量過程的關系是( )。
A.經質量檢查合格的可交付成果才能進行范圍確認
B.經確認范圍符合要求的可交付成果才能進行質量檢查
C.應根據具體需要,先做質量檢查或先做范圍確認
D.由客戶開展質量控制,由項目團隊開展范圍確認
17.某公司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升級項目,需要把舊版系統中的所有數據遷移到新版系統中。這是哪種需求的例子?( )
A.業務需求
B.干系人需求
C.過渡需求
D.項目需求
18.控制賬戶是工作分解結構某個層次上的要素,以便( )。
A.指定該要素的責任人或責任小組
B.進行掙值管理
C.與工作包一一對應
D.匯總項目的成本數據
19.應該如何處理已經完成但未通過驗收的可交付成果?( )
A.把未通過驗收的原因記錄在案
B.提出變更請求
C.實施缺陷補救
D.說服客戶改變主意,接受該可交付成果
20.下列哪項不屬于群體創新技術?( )
A.多標準決策分析
B.思維導圖
C.名義小組技術
D.德爾菲技術
21.關于WBS的說法,哪項是正確的?( )
A.WBS的第二層可以是可交付成果或項目階段
B.WBS的第二層可以是可交付成果或項目部門
C.WBS的第二層可以是可交付成果或項目活動
D.WBS的第二層可以是項目部門或項目活動
22.項目范圍變更( )。
A.也叫做范圍潛變
B.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C.會影響進度、成本等,必須被拒絕
D.應該由項目發起人來審批
23.以下哪項是收集需求過程的輸出?( )
A.范圍管理計劃、需求管理計劃
B.需求管理計劃、需求識別文件
C.需求管理計劃、需求文件
D.需求文件、需求跟蹤矩陣
24下列哪個文件組織并定義了項目的總范圍?( )
A.范圍管理計劃
B.目范圍說明書
C.工作分解結構
D.項目工作說明書
25.以下哪個是控制范圍過程的輸出?( )
A.工作績效數據
B.工作績效信息
C.工作績效報告
D.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26.你已經完成了一個項目。你確認所有工作都已按計劃完成。但是,客戶抱怨產品未達到預期的要求。這最有可能是哪個過程出了問題?( )
A.定義范圍
B.確認范圍
C.實施質量控制
D.審查范圍
27.下列哪個文件有助于管理干系人對項目的期望?( )
A.范圍管理計劃
B.需求文件
C.項目范圍說明書
D.工作分解結構
28.下列哪項工具可以把高層級的產品描述轉變為有形的可交付成果?( )
A.偏差分析
B.產品分析
C.文件分析
D.SWOT分析
29.下列哪一項最恰當地描述了項目范圍說明書?( )
A.項目范圍說明書是規劃范圍管理過程的輸出
B.項目范圍說明書識別項目的目標和可交付成果
C.項目范圍說明書一經制定,就不允許更改
D.每個項目只能有一份項目范圍說明書
30.在項目的環境中,“范圍”可以指( )。
A.產品范圍和工作范圍
B.產品范圍和項目范圍
C.項目范圍和管理范圍
D.項目范圍和需求范圍
31.項目范圍說明書( )。
A.用來記錄項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及所需開展的項目工作
B.有助于創建WBS
C.用來明確怎樣對已完可交付成果進行正式確認與接受
D.用來指導對項目范圍變更請求的審批
32.下列哪項文件可用于評估擬追加的新工作是否在項目邊界之內?( )
A.工作分解結構
B.項目范圍說明書
C.范圍管理計劃
D.工作分解結構詞典
33.以下關于產品范圍和項目范圍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A.項目范圍服務于產品范圍
B.項目范圍的變化必然引起產品范圍的變化
C.產品范圍的變化必然引起項目范圍的變化
D.產品范圍服務于項目范圍
34.下列哪項不屬于制約因素的例子?( )
A.客戶事先確定的預算
B.強制性進度日期
C.項目過程中不發生不可抗力事件
D.合同條款
35.系統工程、價值工程、價值分析和系統分析經常用于( )。
A.備選方案生成
B.可交付成果分析
C.項目制約因素分析
D.產品分析
36.下列哪項不屬于范圍管理計劃的內容?( )
A.制定詳細項目范圍說明書的方法
B.正式驗收已完成的項目可交付成果的方法
C.產品測量指標及使用這些指標的理由
D.如何處理對詳細項目范圍說明書的變更
37.以下哪個最好地描述了工作分解結構(WBS)?( )
A.WBS是對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項目工作的層級分解
B.WBS是對項目可交付成果的層級分解
C.WBS是對項目工作的層級分解
D.WBS是對項目活動的層級分解
38.定義范圍過程旨在( )。
A.制定范圍管理計劃
B.制定項目范圍說明書
C.制定項目工作說明書
D.制定工作分解結構
39.可交付成果必須具備的特性、功能和特征屬于下列哪類需求?( )
A.業務需求
B.干系人需求
C.解決方案需求
D.項目需求
40.“工作分編結構”中的“工作”是指( )。
A.為實現項目目標必須開展的活動
B.為實現可交付成果必須開展的活動
C.具體的工作任務
D.作為活動結果的工作產品或可交付成果
41.原型法體現了下列哪種理念?( )
A.學習型組織
B.干系人參與
C.漸進明細
D.客戶至上
42.聯合應用開發(JAD)常用于( )。
A.幫助確定新產品的關鍵特征
B.改進軟件開發過程
C.對所需功能進行簡短文字描述
D.對產品范圍進行可視化描繪
43.對于要在未來遠期才完成的可交付成果怎么處理?( )
A.請求高級管理層下達具體的分解指示
B.為不影響WBS編制,而強行立即分解到位
C.把可交付成果外包出去
D.采用滾動式規劃的方法
44.以下哪項是收集需求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
A.控制圖
B.魚骨圖
C.流程圖
D.親和圖
45.下列哪個工具適用于定義跨職能的需求?( )
A.焦點小組
B.引導式研討會
C.群體創新技術
D.問卷調查
46.在工作分解結構自上而下的細分中,將導致( )。
A.估算準確度降低
B.估算準確度增加
C.管理工作本身的成本更低
D.某些工作的遺漏
47通常質量功能展開要從下列哪項工作開始?( )
A.確定質量標準
B.收集客戶聲音
C.對客戶需要進行分類和排序
D.為實現客戶需要設定目標
48.在以下哪種情況下,應該采用觀察的方法來收集項目干系人的需求?( )
A.干系人的數量很少時
B.需要用漸進明細的理念來開發需求時
C.干系人不愿或不能說明他們的需求時
D.需要組建焦點小組時
49.確認范圍過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確保項目可交付成果按時完成
B.通過獲得客戶對每個可交付成果的及時驗收,保證項目不偏離軌道
C.確保可交付成果符合技術規范
D.給人們提供一個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
50.以下哪個是收集需求的輸入?( )
A.項目工作說明書
B.項目章程
C.需求文件
D.采購工作說明書
51.下列哪個文件把產品需求與需求源及滿足該需求的可交付成果連接起來?( )
A.范圍管理計劃
B.需求管理計劃
C.需求文件
D.需求跟蹤矩陣
52.發起人或客戶主要通過何種方式完成對可交付成果的可接受性驗收?( )
A.檢查和群體決策技術
B.檢查和偏差分析
C.群體創新技術
D.核對單分析
53.在哪個文件中規定應該列入需求跟蹤矩陣的需求屬性?( )
A.范圍管理計劃
B.需求管理計劃
C.需求文件
D.需求跟蹤矩陣
54.定義范圍的一個輸入是( )。
A.項目工作說明書
B.需求文件
C.工作分解結構( WBS)
D.需求跟蹤矩陣
55.范圍蔓延是指( )。
A.項目范圍的合理延伸
B.產品范圍的合理延伸
C.經過批準的項目范圍或產品范圍變更
D.未得到控制的項目范圍或產品范圍擴大
56.用來衡量產品范圍完成情況的文件是( )。
A.項目管理計劃
B.項目范圍說明書
C.項目工作分解結構
D.產品需求文件
57.某高級管理者在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之后,采用獨裁的方法代表大家做出一個決定。這是屬于哪種決策技術?( )
A.群體決策技術
B.強迫式決策技術
C.一致同意決策技術
D.大多數原則決策技術
58.項目團隊通過哪種技術來確定實際績效與基準的差異程度及原因?( )
A.檢查
B.偏差分析
C.產品分析
D.文件分析
59.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用于監督、確認和控制項目范圍的文件不包括( )。
A.項目工作說明書
B.項目范圍說明書
C.工作分解結構
D.工作分解結構詞典
60.項目范圍說明書中通常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
A.產品范圍、項目可交付成果、項目進度里程碑、項目除外責任
B.產品范圍、驗收標準、可交付成果、項目組織結構圖、項目除外責任
C.產品范圍、驗收標準、可交付成果、項目除外責任、項目制約因素
D.產品范圍、驗收標準、可交付成果、項目假設條件、項目審批要求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