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部數據
1)商業數據:主要是指經過分析整理后的研究數據,包括宏觀經濟數據、行業分析報告、競爭與市場價格數據、特殊定制數據、政府或上級部門的文件等。銀行主要通過從外部將其獲取后以手工或系統的方式加載到銀行系統,主要用于銀行風險管理、產品研發和大數據分析提供基礎。
2)用戶行為數據:主要是指用戶在互聯網上的行為數據,包括APP應用上的點擊數據、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數據、電商平臺的消費數據、社交網絡朋友圈等。用戶行為數據可以通過電商或社交媒體等渠道獲取,主要是為銀行數據營銷、產品設計、數據反饋、風險管理等提供數據支持。
3)地理位置數據:主要包括銀行客戶使用的移動設備位置以及客戶所處的地理空間數據等。目前,該類數據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銀行結合商家推出的優惠服務實施精準營銷,或者針對特殊目標人群的位置,為網點新增或撤并提供決策依據。常見的位置信息主要包括銀行客戶的移動定位信息、客戶郵政地址、網址、國家、地區等。當前,銀行客戶地理位置數據主要可以通過通信運營商、地圖服務提供商等渠道獲取。
4)供應鏈數據:主要是指銀行同合作方之間與客戶交易的相關數據。由于銀行自身的供應鏈數據不全,無法支撐客戶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因此銀行通過與具有客戶交易數據提供和接收方的相關合作方(如電商等)合作,根據完整的供應鏈數據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