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泄漏途徑之個人隱私信息泄漏
2.信息的泄漏途徑
1)個人隱私信息泄漏
互聯網時代,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為人們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也給網絡犯罪提供了更多機會。我國上網用戶比例年年增長,其中用戶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個人信息泄露,據統計,超過四分之三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都被泄露過,包括姓名,住址,身份證號,工作單位,電話等。信息泄露給個人生活帶來巨大危害,嚴重影響家庭財產安全。
其中,信息泄漏的方式多種多樣,對于個人來說,隱私泄露的途徑包括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的信息發布、網站注冊時信息泄露等多種方式。微博是一種受到廣大網友關注和歡迎的信息交流形式,其社交化特點和字符限制,使發布內容大多局限在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信息,如日常生活、朋友聚會、情緒一心情,以及家庭情況、行程定位、自拍圖片等。這些個人隱私信息的大量公開,不僅將個人形象立體地呈現給別人,同時也將私人活動和私人領域暴露在了網絡上。相比微博,微信的朋友圈具有更好的私密性,但正是因為這一特性,用戶可能會將自己更加隱私的信息發布到朋友圈當中,若這些信息被攻擊者看到,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
另外,人們在網上填寫的注冊信息往往也包含個人隱私信息,例如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有些不良網站會收集人們的個人信息進行販賣,從而導致隱私信息大量泄漏。除了上述網絡中的信息泄露方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多種信息泄漏的可能,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泄漏途徑:
各類單據信息泄漏: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快遞單、車票以及購物小票等票據上都存有大量個人隱私信息,若隨意丟棄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身份證復印件泄漏:銀行、電信運營商營業廳、各類考試報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身份證復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復印店利用便利,將暫存在復印店的客戶信息資料存檔留底;網絡調查:上網時經常會碰到各種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游戲、購物抽獎,或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會要求填寫詳細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公共Wi-Fi:平常人們在上網時,總喜歡連接免費的公共Wi-Fi來節省流量,然而,這些公共Wi-Fi可能并不安全,黑客可能利用相關技術手段獲取連接到Wi-Fi的手機上網信息。此外,生活中還有許多細節都可能造成隱私信息的泄漏。
- 上一篇:信息保護之信息的價值
- 下一篇:組織機構的敏感信息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