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已經有將近30年的歷史,在過去30年中,Python 在運維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群體中受到廣泛歡迎,然而卻極少有企業將Python作為生產環境的首選語言。在最近幾年,這一情況有所改變。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Python及其開發生態環境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技術雷達上和Python相關的技術也越來越多。為什么Python成為了 “被選中的語言”?這一趨勢將給企業IT帶來怎樣的變化?
據中培培訓的小編所知,人工智能這么火,在我國的發展態勢也是不錯的,今天中培小編分享一篇文章,為什么人工智能在我國能有如此發展?
1.先看計算力
中國超算硬件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除了站在超算塔尖上的太湖之光、天河二號等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超算領頭羊,中國超算在TOP500中的占有率也超過了美國。
異構計算在中國也正在風生水起,除了中國超算偏愛異構計算,近年來中國應用OpenCL開發應用的開發者數量在不斷上升,對于FPGA的研究和應用也開始起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在異構計算領域開始了實質性研發,目前加入或正在申請加入全球異構系統架構(HSA)聯盟中國區域委員會(CRC)的中國本土單位已達50余家。
另一方面,中國云計算也正在積極擁抱異構計算,以應對人工智能對計算力的需求。以阿里云、騰訊云等為代表的中國云計算企業紛紛推出異構計算實例,阿里云更是推出E-HPC,打造了中國首個“云上超算”平臺,將強大的計算力普惠大眾,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中培Python培訓班的小編整理發布!
超算、異構計算、云計算,中國在這些領域均具有不小的話語權,為AI在中國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計算力保障。
2.再看大數據
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群體,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7.51億。龐大網民群體每天都在產生著海量的數據。例如,如今微信的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五個億,試想光微信一個應用,每天產生的數據量能有多少?在2015年,中國的數據產生量就已經占到全球數據總量的13%。
中國具有全球最為龐大的數據資源,這為人工智能的訓練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3.再看算法
如果用做菜來比喻,計算力是火,大數據是食材和調料,那么算法就是做菜的技藝,直接決定這道菜口味的好壞。不能否認的是,中國目前在深度學算法上并沒有顯著的突破,深度學框架也大多采用國外的開源框架,TensorFlow、Torch 、Caffe、Theano、Deeplearning4j等等。中國在人工智能上畢竟缺少深厚的積累,算法和理論上還存在著短板。中培Python培訓機構的小編整理發布!
不過,這一短板或許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對于人工智能,中國還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政策支持。
今年7月末,國家印發了《新1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了“三步走”戰略:2020年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而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中培Python教學大綱緊跟企業需求,講求以項目流程帶動教學結果。聘請大型知名企業工作經驗豐富且教學質量過硬的專業講師授課,在教學中融入工作經典案例和行業前沿最新設計理念和需求,真正實現學生課堂到社會實踐的學以致用,學習和工作的無縫對接。
中培Python企業級項目實戰訓練,從中培及合作企業項目中研發出幾十個企業級教學項目,讓學員參與真實的企業級項目研發,最后讓學員能夠獨立設計開發自己的上線項目!
更有最嚴格、最科學、最負責的教學管理制度,班主任,把握每位中培Python學員的學習狀態,保證教學質量!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