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的名稱,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襲的大潮下,今天我們來分析下星巴克是如何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保持市場競爭力。
應用大數據邏輯進行選址
星巴克使用內部繪圖和商務智能平臺Atlas ,用數據分析來決定在哪開設新門店。Atlas的使用遍及全世界;星巴克如果要在中國開設新門店,歐·漢根的團隊就會使用這一平臺,讓當地的合作伙伴評估附近的零售商圈、公共交通站以及小區的人口分布圖。
對于快餐連鎖店,能夠對比各種各樣的數據,了解車流量、消費群體分布、安全信息、商業構成以及其它相關信息,可以幫助他們在決定門店選址中節省大量的開支。
在中國很多城市,Atlas已經開始運用在選址工作上了,星巴克當地代表使用這一平臺定位一個門店,而這個門店選址位置步行可達范圍內有幾棟在建寫字樓,然后他們建立了一個工作流程,開始準備新門店開業許可及法律程序方面的事宜。
這些區位數據還有一些其它意想不到的用途。星巴克的數據分析方法不僅僅對于門店選址有利。他們還會利用當地智能手機的用戶數量,決定在美國南方州市的哪一區域進行手機應用優惠推廣。
在孟菲斯,星巴克使用氣象數據,預測是否會有熱浪來襲,然后巧妙地將星冰樂的促銷時間與之配合。對于一直以來希望將啤酒和紅酒加入到菜單的推廣努力,星巴克現在正使用Atlas平臺,尋找符合兩大標準的門店:高消費人群和高消費需求。
對于連鎖門店,使用GIS和其它的數據密集型服務遵循一個簡單的邏輯:數據有助于企業節省開支,同時也防止企業因為在不適宜的地點開設門店而導致的錯誤決策浪費金錢。
擁抱大數據星巴克成長為科技巨頭
星巴克不止開店賣咖啡那么簡單,事實上它正在成為一個科技巨頭,它通過移動技術來接近消費者。
星巴克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在2015年1月22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宣布任命JuniperNetworks公司前首席執行官Kevin R. Johnson為公司新的首席運營官,這一任命前微軟高管的舉動證明了移動支付領域對于星巴克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星巴克想通過移動技術更接近它的消費者們,而KevinR. Johnson在這方面經驗豐富。
霍華德·舒爾茨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在美國的星巴克門店,有將近16%的收入來自手機客戶端,同時星巴克自己的App有將近1300萬的活躍用戶。MotleyFool的一位名為Asit Sharma的分析師表示,星巴克的這一舉動證明了舒爾茨相信移動和數字平臺將驅動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
星巴克正在成為一個科技巨頭,并且越來越移動化。現在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居民打開星巴克的iPhone應用,就可以看到新按鈕“order”(訂購)。點擊它,完成手機付款,消費者就能預訂想要的咖啡,然后走到最近的一家星巴克提取。星巴克“移動訂購與支付”服務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