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Python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接觸時感覺python好難,即便是一些簡單的語法和語句啥的都不懂,因此剛開始學習python沒有一點興趣。直到一個晚上,老師在下課前設計了一些python語句。運行后,它將自動打開網頁并在五秒鐘后,倒計時自動打開網易云音樂,而且還可以自動播放。當時我就感覺好神奇。
隨著課程的進行,以及在課下自己的慢慢了解,我發現其實python在當今社會很是重要,而且學習python不僅僅是學習簡單的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鍛煉你的思維,也就是一種計算機思維,這種思維還是很重要的。
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我逐漸發現,雖然說python難了些,但不是我開始想的那么無趣,其實python還是很有趣的,它的一些規則使我很感興趣。這一類語言的特點就是不用編譯,程序在運行的過程中,由對應的解釋器向CPU進行翻譯,個人理解就是一邊編譯一邊執行。而JAVA這一類語言是需要預先編譯的。沒有編譯最大的痛苦就是無法進行斷點調試,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有疑問的地方打印各個變量的值來進行調試。這一類語言也沒用類型,也就是說一個變量即可能是int型,但是也可能是String型,而且可以隨時變化。
Python對于代碼格式要求也相當嚴格,通過對于縮進的距離來判斷代碼是否處于同一個代碼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代碼編寫看上去很統一,不過習慣了java再看python,一開始還真的有點懵。Python也不依靠分號來決定一句代碼是否結束,一行代碼就是一句代碼。我希望我能學好這門課程,我也會努力去學好的,為了興趣,為了學分,也為了我自己的發展。
最后有兩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似乎python里面是沒有類這個概念的,那么我怎么像java那樣定義一個對象的各種屬性呢?就目前學習的已知知識來看,python有map這樣的概念,個人看著和json數據差不多 比如 people = {‘name’:’Lilei’,’age’=22} 這樣的話倒是實現了對一個對象進行各種屬性的定義,但是就沒有方法調用了,調用方法似乎只能play(people) 而沒有people.play(),這個只有后期學習才能理解了。
第二個疑問:就是如果Python沒有類型定義,那么如何實現方法重載呢?在方法內部對于參數類型進行判斷么?但是似乎只能區別幾種基本數據類型。或者說Python沒有方法重載?那么在設計接口調用的時候,感覺會有點麻煩呢?
好了,今天的Python學習中的心得就分享到這里,在文末還有一些問題留給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Python知識的,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