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有許多的元數據,取決于它表示的意思和問題跟蹤器的支持。最基本的問題類型很簡單,也非常有用。它有如下的這些基本屬性:
。 描述:這是關于問題的文本描述,形式自由。
。 報告者:這表明了誰創建了這個問題。
。 指派:這是應該工作在這個項目上的人。
另外,它有兩種狀態:打開和關閉。
一般來說,這是問題跟蹤器所提供的最基本功能。如果你把這個同便利貼相比,唯一多出的元數據是報告者,即使刪了它跟蹤器很可能仍然可用。在便利貼方式上,通過把便利貼粘貼到板上或者取下來就能輕松處理打開和關閉的狀態。
當項目經理們開始使用電子問題跟蹤器時,通常會熱衷于往狀態機和跟蹤器的存儲里增加復雜性。也就是說,很明顯有許多信息可以很自然地被添加到問題跟蹤器里。
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信息以外,這些額外的屬性一般是很有用的。 到期日:預期問題被解決的日期。
。 里程碑:里程碑是一種將數個問題歸并為一個較大工作包的方法。例如,一個里程碑可以表示成一個Scrum的sprint。里程碑通常也有一個到期日,如果你使用里程碑功能,一般就不再使用各個單獨問題的到期日了。
。 附件:能夠給問題添附截圖和文檔是很方便的,當開發者開始工作或是測試者驗收時都可能會很有幫助。
。 工作量估計:對解決問題的耗時有個估算會很有用。這可以用來做計劃。同樣,問題的真實耗時也會對各種計算有幫助。另一方面,做估算經常很棘手,最終的成本可能比估算本身能帶來的價值還高。許多團隊在他們的問題跟蹤器里不用這類信息,也能工作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