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作為萬維網的核心語言、標準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應用超文本標記語言的最新版本,其強大的功能和兼容性讓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不過中培偉業《基于HTML5的前端開發應用最佳實踐》培訓專家張老師表示,由于很多人對HTML5的性能不夠充分了解,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錯誤的用法。張老師在這里介紹了6HTML5錯誤用法及其避免方法。
一、不要使用section作為div的替代品
人們在標簽使用中最常見到的錯誤之一就是隨意將HTML5<section>等價于<div>——具體地說,就是直接用作替代品用于樣式
二、只在需要的時候使用headerhgroup
寫不需要寫的標簽當然是毫無意義的。不幸的是,張老師經常看到headerhgroup被無意義的濫用。你可以閱讀一下關于headerhgroup元素的兩篇文章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其中內容張老師簡單總結如下:
header元素表示的是一組介紹性或者導航性質的輔助文字,經常用作section的頭部
當頭部有多層結構時,比如有子頭部,副標題,各種標識文字等,使用hgrouph1-h6元素組合起來作為section的頭部
如果你的header元素只包含一個頭部元素,那么丟棄header元素吧。既然article元素已經保證了頭部會出現在文檔概要中,而header又不能包含多個元素(如上文所定義的),那么為什么要寫多余的代碼。
三、不要把所有列表式的鏈接放在nav里
隨著HTML5引入了30個新元素(截止到原文發布時),我們在構造語義化和結構化的標簽時的選擇也變得有些不慎重。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濫用超語義化的元素。不幸的是,nav就是這樣一個被濫用的例子。nav元素表示頁面中鏈接到其他頁面或者本頁面其他部分的區塊;包含導航連接的區塊。
注意:不是所有頁面上的鏈接都需要放在nav元素中——這個元素本意是用作主要的導航區塊。舉個具體的例子,在footer中經常會有眾多的鏈接,比如服務條款,主頁,版權聲明頁等等。footer元素自身已經足以應付這些情況,雖然nav元素也可以用在這里,但通常我們認為是不必要的。
四、figure元素的常見錯誤
figure以及figcaption的正確使用,確實是難以駕馭。規范中將figure描述為“一些流動的內容,有時候會有包含于自身的標題說明。一般在文檔流中會作為獨立的單元引用。”這正是figure的美妙之處——它可以從主內容頁移動到sidebar中,而不影響文檔流。
五、不要使用不必要的type屬性
這是個常見的問題,但并不是一個錯誤,張老師認為我們應該通過最佳實踐來避免這種風格。
HTML5中,scriptstyle元素不再需要type屬性。然而這些很可能會被你的CMS自動加上,所以要移除也不是那么的輕松。但如果你是手工編碼或者你完全可以控制你的模板的話,那真的沒有什么理由再去包含type屬性。所有的瀏覽器都認為腳本是javascript而樣式是css樣式,你沒必要再多此一舉了。
六、form屬性的錯誤使用
HTML5引入了一些form的新屬性,比如布爾屬性 一些多媒體元素和其他元素也具有布爾屬性。這里所說的規則也同樣適用。有一些新的form屬性是布爾型的,意味著它們只要出現在標簽中,就保證了相應的行為已經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