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測試與傳統測試在計劃性、階段性和缺陷處理等方面有所區別。具體分析如下:
1、計劃性
敏捷測試:強調測試的速度和適應性,側重于計劃的不斷調整以適應需求的變化。
傳統測試:強調良好的測試計劃和按計劃執行的重要性,以保證測試的控制和管理。
2、階段性
敏捷測試:模糊了測試的階段性,更注重持續測試和質量反饋,介入較早。
傳統測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如需求評審、設計評審到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等。
3、缺陷處理
敏捷測試:強調面對面溝通、協作以及團隊責任,不特別關注對缺陷的記錄與跟蹤。
傳統測試:強調任何發現的缺陷要記錄下來,以便進行缺陷根本原因分析,并有明確的缺陷跟蹤和處理流程。
4、測試焦點
敏捷測試:更關注產品本身和可以交付的客戶價值,bug修復成本較低。
傳統測試:更關注bug,圍繞bug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bug跟蹤、度量、分析、報告等。
5、自動化測試
敏捷測試:基礎就是自動化測試,需要有良好的自動化測試手段支撐快速測試。
傳統測試:也鼓勵自動化測試,但自動化的成功與否對測試沒有致命影響。
6、角色分工
敏捷測試:測試人員參與全部開發活動,能發揮更大作用。
傳統測試:將“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角色分得比較清楚。
總的來說,敏捷測試更注重靈活性和適應性,而傳統測試更強調計劃性和階段性。敏捷測試通過持續的迭代和快速的反饋循環來確保軟件質量,而傳統測試則依賴于詳細的測試計劃和嚴格的階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