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編程語言當中,Python與C語言可以說是比較火的編程語言了。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讓Python與C語言成為人們比較熟知的語言。Python被稱為最容易學習的語言。 現在,許多高校已經開始使用Python作為新生的入門語言。很多人在剛剛開始接觸Python時,發現Python確實與其他語言完全不同。c語言和python的區別?python在線運行編譯怎么實現?Python由C語言實現,因此我想在Python和C語言之間進行簡單的比較。
c語言和python的區別?
1、語言類型不同
Python是一種動態類型語言,又是強類型語言。它們確定一個變量的類型是在您第一次給它賦值的時候。C 是靜態類型語言,一種在編譯期間就確定數據類型的語言。大多數靜態類型語言是通過要求在使用任一變量之前聲明其數據類型來保證這一點的。
2、對象機制不同
Python中所有的數據,都是由對象或者對象之間的關系表示的,函數是對象,字符串是對象,每個東西都是對象的概念。每一個對象都有三種屬性: 實體,類型和值。
C中沒有對象這個概念,只有“數據的表示”,比如說,如果有兩個int變量a和b,想比較大小,可以用a == b來判斷,但是如果是兩個字符串變量a和b,就不得不用strcmp來比較了,因為此時,a和b本質上是指向字符串的指針,如果直接用==比較, 那比較的實際是指針中存儲的值地址。
3、變量類型不同
python六個標準的數據類型:Number數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祖、Sets集合、Dictionary字典,數字類型有四種類型:整數、布爾型、浮點數和復數。C語言也可分四類:基本類型、枚舉類型、void的類型、派生類型。基本類型:整數類型、浮點類型。
4、函數庫的使用方法不同
在C語言中使用那個庫函數,需要引入頭文件用include引入,而在python中需要引入別的模塊或者函數時需要用import引入。
兩者的不同機制是C語言中include是告訴預處理器,這個include指定的文件的內容,要當作本地源文件出現過,而python中的import可以通過簡單的import 導入,或者是 import numpy as np 。
5、全局變量不同
在C語言中,聲明全局變量,如果值是恒定的,那么可以直接用#define聲明,如果只是聲明全局,并且變量的值是可變的,那么直接類似int a 就可以了。
在python中,聲明全局變量時,需要加上global,類似global a,在函數里面使用的時候需要先聲明global a ,否則直接用a那么python會重新創建一個新的本地對象并將新的值賦值給他,原來的全局變量的值并不變化。
python在線運行編譯怎么實現?
sys模塊包括了一組非常實用的服務,內含很多函數方法和變量,用來處理Python運行時配置以及資源,從而可以與前當程序之外的系統環境交互,如:Python解釋器。
1. 導入sys模塊
首先,打開終端模擬器進入Python解釋器或者打開IDE編輯器創建一個新的.py后綴名的Python程序文件。
下面,以解釋器中的操作舉例:
>>> import sys #導入sys模塊
>>> dir(sys) #dir()方法查看模塊中可用的方法
注意:如果是在編輯器,一定要注意要事先聲明代碼的編碼方式,否則中文會亂碼。
2. sys模塊重要函數變量
1 ) sys.stdin 標準輸入流。
2)sys.stdout 標準輸出流。
3 ) sys.stderr 標準錯誤流。
4 ) sys.path 查找模塊所在目錄的目錄名列表。
5 ) sys.argv 命令行的參數,包括腳本名稱。
6 ) sys.platform 返回當前系統平臺,如:win32、Linux等。
今天沒事兒完了一下菜鳥教程的python編譯器發現挺有意思,想搞明白它的原理是啥,于是我輸入了以下代碼:
import sys,os
print(sys.version_info)
print(sys.executable)
print(sys.path[0])
print(os.listdir(sys.path[0]))
with open("/usercode/file.py") as e:
print(e.read())
結果是這樣的:
以上就是關于c語言和python的區別,以及python在線運行編譯怎么實現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python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