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花了幾千元考下的PMP證書,真的有用嗎?她問這話的起因是,PMP證書自從考過了之后就一直擱家里,鋪上的一層灰都能做沙畫了。
我問她有評估過自己的能力么,自己的性格適不適合PMP項目,會不會寫進度需求,能否應付危機及解決沖突,等等。
她尷尬一笑,說從沒了解過這些,只是聽人家說考了PMP證書,可以升職加薪,輕松跳槽,享有更多的機遇。我就問,誰跟你說的,是培訓機構,大數據中心。如果僅聽別人的片面之詞就做決定,未免太過于沖動了。
實際上,抱著這樣的目的考證鍍金的人數不勝數。甚至有的人本身就沒有任何的項目管理經驗(這也是PMP證書含金量下降的一個小原因)。話說回來,PMP證書考下來有沒有用呢?真的可以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嫁給高富帥?
對于一個證書來講,“升職、加薪、跳槽……”這些因素被大家看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僅僅關注這些就和PMP的價值背道而馳了。
其實不管學習什么,最后證明自己是否掌握的關鍵在于“用”,正所謂“知行合一”!
而用一套知識或是方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之變成自己的思考方式,PMP也正是如此,因此PMP的最大價值正是“項目化思維”,但畢竟這幾個字顯得太過單薄!
我們再來看看PMP認證專業人士對PMP認證價值的看法:
Gaurav Sapra:PMI會員的一大福利在于:能夠獲取各類全球標準和框架,任何組織都可以運用,出色地完成高難度項目。其次,紙質和電子版的 PMI 出版物,如《今日PMI》和《項目管理網絡》,都可極大地幫助業內人士,獲悉項目管理領域的最新趨勢。再次,各類數字化的網絡研討會,堪稱知識寶庫,有助于讓業內人士知曉,項目管理的最新動態。
Suneet Prakash:我認為,在項目管理領域,一切源于最佳實踐做法,而非依靠經驗公式,說到最佳實踐,我認為PMI的最佳實踐 經時間考驗,值得信賴。IT和建筑行業的許多成功案例,都是基于這些最佳實踐。
就像Suneet Prakash所說,在項目管理領域,許多的成功案例,都是基于這些實踐。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話:“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實踐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之上”……
項目經理就是靠干(實踐)出來的,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具備項目化思維。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照搬教條,紙上談兵,掌握項目化思維,靈活應用才行。
所以說,PMP證書并非是一張廢紙,它會是你實踐的基石。如此看來,不管花費幾千元都是值得的!
而考取PMP證書的原因除了成為實踐的基石外,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前景可觀。自1999年被我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引進后,取得認證的人數成長竟超過37倍,全球PMP的人數也達到20萬以上,這可以說是增長速度超快的認證課程之一。因此,美國商業周刊大膽預測:未來10年PMP將超越MBA成為企業最熱門的管理人才。美國《財富》雜志也預測,項目管理PM將成為21世紀的首選職業。
第二,PMP認證被項目管理界認可。很多大型企業,認為PMP認證是“項目經理”必須具備的任職資格。比如摩根、惠普、洛基亞、世界銀行等大公司都采用項目管理的模式運作,并要求有關項目管理人員必須擁有PMP證書。
第三,市場人才需求。根據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最新數字顯示:目前大陸地區累計30萬+人持有PMP證書,占全球30%。而據中培調查得知:在2019-2022年間,中國對項目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將超過100萬人,將呈現井噴之勢。
第四,其他原因的。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知道自己考取PMP認證的最終目的,僅僅是為了考證而考證是完全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