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的優勢是在于對企業運營流程及效率的提升層面,很多企業通過采用區塊鏈技術得以證實。但目前區塊鏈與商業的結合過于局限,國內外企業對于區塊鏈的應用也在不斷的開發。
2018年,IBM和馬士基借助于區塊鏈聯手打造了一個全球貿易區塊鏈平臺(GTD)。馬士基集團是集裝箱運輸及物流領域的領軍企業,而IBM公司是面向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供應鏈可視性和互通性操作解決方案的領先的供應商。
IBM曾表示,“我們不僅會提供平臺,我們還會提供額外的服務,當平臺擁有越來越多的參與方之后,我們還會提供額外的分析工具等等。”IBM也會協助馬士基開發可以聯合平臺一起使用的軟件。”
據悉,此前每年的貿易成本在1.8萬億美元左右,開發平臺后,因為采用更高效的流程,從而節省了10%的成本,IBM與馬士基的合作可能會開啟新的航運格局。
而另外一家名為LogChain的以色列初創公司最近也完成了首個采用端到端區塊鏈技術的國際海運。這種方法將運輸成本降低了7%至9%,而所需要的文件記錄時間從之前的十多天提升到僅需幾分鐘。
這些只是展示區塊鏈如何通過數字化來簡化供應鏈出貨的眾多例子中的幾個,但區塊鏈的商用絕不止于此,在金融和電商企業的用例也很多。
Emirates NBD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一家銀行,去年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來減少支票欺詐。來自銀行的新發行支票簿中的每個頁面都有一個二維碼,用于在區塊鏈上登記支票。每張支票都通過銀行基于圖像的支票清算系統清算,銀行員工可以通過區塊鏈登記查看流程的每一步,據悉在使用區塊鏈系統的第一個月,該銀行在區塊鏈上登記了將近一百萬張支票。
電商方面,因為區塊鏈可以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從而促進商家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客戶的每筆交易都記錄在共享分類賬中,信息無法篡改,而共享分布式賬本提供安全性,透明度,以及可追溯性等多種優勢。
在這方面,京東是目前全球少有的大量采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這也得力于區塊鏈技術與京東的商業價值相適配。
昨日京東發布區塊鏈白皮書把區塊鏈發展作為重點規劃。截至今年2月,京東SKU已經累計有超過700家品牌商和超過5萬入駐,平臺有逾280萬次的售后用戶訪問,上鏈數據多達13億條。
還有其他更廣泛的區塊鏈用例和發展趨勢,但目前還受制于市場不成熟、技術不完備以及區塊鏈本身不斷調整的規則和基礎設施的不完善等因素。但未來,互聯網的發展總會有一款顛覆技術和行業的巨頭應用誕生于區塊鏈。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