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信息化典型不足
經初步分析與評估,我們認為我國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公司總部信息系統易用性較差,簡潔易用成為共性需求;系統落地效果差;系統平均水平不高,性能、數據規范、易用性、集成性、安全性、業務效果多個指標數據不理想,缺乏亮點;自上而下的統建系統建設復雜艱巨,公司統一部署的信息系統與各分子公司的個性需求之間矛盾突出,當前許多系統被擱置;公司總部部分業務系統建設分散,系統間無法達到信息貫通;同時“一項數據,多頭索取”的情況較為普遍,各基層單位對數據重復錄入問題反映強烈。
總體來看,我國企業信息化生長環境不容樂觀。各級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看法差距較大,環境基調是對信息化建設不看好,旁觀者多、參與者少。高層缺乏持續推進信息化發展的定力。整體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整體處于分散、失控狀態。
▌我國企業信息化困局分析
追根溯源,造成我國企業當前信息化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七個方面:
1 ▏信息化內生動力不足
信息化規劃建設缺乏內生動力,更多為資質而進行信息化建設,缺乏信息化核心價值定位。信息化戰略目標不明確,信息化業務需求缺乏統一目標。信息化建設勁頭受到高層信息化“彷徨狀態”的壓制,未充分調動公司總部及各二級單位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
2 ▏管控體系猶如空中樓閣
信息化受公司信息化戰略含混,高層信息化認知分歧影響,整體管控力不足。雖然信息化制度和標準齊全,但管控措施未剛性配套,落地效果差、如“空中樓閣”。公司總部缺乏激勵考核機制。一方面不利于先進信息化建設經驗及時在全公司總部推廣。另一方面各類標準、規范在監督落實上缺乏考核手段,表現為發現偏差后的“無能為力”。高層信息化管理決策存在真空。信息化涉及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作沖突,分管領導感到無能為力。
3 ▏信息化專業人才匱乏、規模弱小
我國企業信息化人員總規模跟不上信息化發展需要。缺懂IT技術、懂業務流程、懂企業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司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企業整體信息化人員占比過小,缺乏信息化持續發展的人才保障。
4 ▏信息化重建設、輕運維
信息化投入不足,技改、運維類項目投入與新建項目投入相比呈斷崖式下降形態,運維資金投入不足,違背信息化各階段投入的客觀規律,導致信息系統建設與運維沒有做到延續,無法開展持續的優化完善。
5 ▏業務標準化建設不足
業務管理水平偏低,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不高,障礙信息化建設,使得信息系統推廣應用沒有落腳點。大部分信息系統未實現單軌運行,信息化存在線上線下共存,線上固化流程執行力差的問題,導致信息化反而成為一線人員的負擔,抵觸情緒蔓延。
6 ▏信息化高層決策處于真空、缺乏領導力
公司總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職能履行效果不佳,在信息化推動方面發揮的作用不明顯。信息化未完全適應公司當前的戰略管控模式。信息化在與公司管理理念、管控模式方面存在脫節,信息化建設跟不上企業發展,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信息化定位不清、高層重視程度不夠。高層缺乏通過管理變革來提高管理水平的決心。一方面在目前粗放管理模式下,各級領導對信息化需求不足,甚至成為信息化推行的障礙。另一方面高層缺乏從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的行動,信息化缺乏著力點,總體感覺信息化生不逢時。
7 ▏對信息化的集體短視、缺乏創新探索精神
高層存在對信息化的集體短視現象。以工程管理思維看待信息化建設,希望短期出效益,擔心投資無回報,所以不允許失敗,未認識到信息化是一個持續改進過程,高層領導不能用長遠眼光來看待信息化相關問題,不利于信息化建設的持續發展。中高層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到位,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
▌為什么需要高層保障
我國企業信息化已經進入到一個關鍵性、轉型提升階段,信息化必須在頂層設計指導下進入快車道。為了提出一個有效的頂層設計,我國企業必須明確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核心建設內容與治理方針。企業信息化建設普遍經歷四個階段,包括獨立建設、統一建設、集成建設、融合創新四個階段。如下圖所示:
我國企業如何從當前獨立建設階段向前開拓,我國企業信息化處于系統獨立建設、統一管理效果不足。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中待解決的問題難度大,已經超出信息中心部門層面能解決的層次。認為當前在高層領導集中支持下,做好兩件事情:
應進行治理體系優化與完善,建立覆蓋信息化規劃、建設與應用各環節的規范、標準與考核體系。打造領導力支持下治理體系,出臺配套獎懲措施,用政策斧正信息化應用。
建議全局統一決策機制,全局信息化推動問題,建議放在高層集中決策層面去解決,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基調、鑄就信息化的主旋律。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