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對流程的全局視角
某公司的業務發展總監向我們反饋過他的一個困惑:“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整個業務越來越看不清楚,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隨著各種局部問題的成功解決,內部客戶會對流程管理部愈加信任,這當然值得祝賀,但同時你也會面臨更高的挑戰,因為內部客戶對你提出要求會更有深度。這個時候才真正是流程管理人員一顯身手的時候,而恰恰這個時候你卻“掉鏈子”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夸大其詞,我們就曾經經過一次慘痛的教訓。
案例 失敗的流程優化項目
我們幾年前在B公司組織過一個“訂單執行流程效率提升項目”。在成功提升過很多流程的效率后,我們對此項目胸有成竹,甚至不屑一顧。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如此重大的項目僅僅經過兩周的簡單論證后就匆匆上馬,項目周期也被夸口說4個月內完成,并承諾項目將把流程的效率提升20%。
為了盡快完成項目,我們對流程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后,就急切地把效率低下的原因聚焦在3個問題上。直到這時,我們對預定時間內實現項目目標還深信不疑。不過,接下來對三個問題進行分析以便設計解決方案時, 我們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三個問題雖然暴露在訂單執行流程,但問題的根源卻遠遠不止于此,而是涉及采購流程、營銷流程、物流配送流程、生產流程、 設備維護流程,甚至還涉及公司的業務模式及管理文化。而之前我們對這些流程一竅不通,我們從來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要與這些流程打交道,這無異于重啟另外一個項目。在充分考慮項目的復雜性后,我們不得以把項目時間增加至6個月。
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嘗試挽救這個項目,但經歷了6個月的痛苦掙扎后,我們不得不宣布項目失敗。因為我們對全局流程的理解太有限。
點評:雖然我們總結的項目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立項過于草率、項目范圍界定不清、項目管理經驗不足等,但我們也深知其中最核心一點就是因為缺乏對流程的全局視角導致對需求把握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