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工作是有價值的?我們認為有兩類:一類是可以用財務數據來衡量的;另一類是與公司期望直接相關的。能夠用財務數據來衡量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也是非常直觀與容易理解的。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面試流程管理經理時,他們通常會問應聘者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你推動或負責的流程優化項目為公司產生了多少效益?請用人民幣或者美元來衡量。”
與公司期望直接相關的這一點是我們做流程管理的經驗所在,說得通俗一 些就是把老板想要的結果做出來。大家知道從平衡績效的觀點來看,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夠用財務結果來衡量,還有一些發展性指標,一些不好衡量的指標,也就是平衡計分卡說的其他三個維度(流程、客戶、成長)。這種類型的指標,我們認為直接取自公司高層的判斷,尤其是在國內企業。我們要相信公司高層的經驗與感覺,他們在公司工作多年,有著極高的行業敏感度。把老板想要的結果做出來就好了,一旦你能夠很好地達成老板期望的結果,更大的信任與責任會落到你的肩上,也就意味著流程管理的范圍擴大了,流程管理部門及崗位的影響力同時也加強了。
有一家銷售規模近千億元的民營企業,他們從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著50%以上的增長速度。公司高層每年在培訓的經費上投入高達1000萬,中間有很多人質疑是否投入太多,但該公司的高層始終在堅持,并不斷地加大投入。培訓的效益是非常難以評估的,但該公司高層憑著經驗與直覺做出加大培訓投入的舉措,事實證明是非常成功的,正如該公司在做策略回顧的時候提到的,這么多年來,公司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公司的組織架構一直在裂變,創造了無數的中、高層管理崗位,如果沒有充足的培訓體系做支持,公司不可能輸出這么多的人才。這就是培訓的價值。
流程管理經理應當采取兩條腿同時走路的方式:一手抓體系建設,一手抓短期見效的項目,二者要緊密配合。如果只做體系建設,由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看不到產出,所以很難保持企業各部門對流程管理的信心,很有可能會中途夭折;如果只做短期見效的項目,流程管理很難達到高水平,而且也很難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