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RP主數據代碼標準的編制
(1)信息代碼編制步驟
新信息代碼原則上應在應用系統建設之前予以編制,至少也應和應用系統建設同步,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已經建立了許多應用系統,在應用系統進行集成過程中,才提出信息代碼的編制需求。信息代碼的整個編制工作應遵循如下步驟:
首先,對新建代碼的需求進行充分的調研,了解已有信息系統對此代碼的要求,還要收集在建和新建信息系統對此代碼的要求,向有關部門提出立項需求報告。
其次,成立編碼組,編碼組由總部信息部、有關業務部門、應用系統開發組、維護組以及總部運維支持中心等部門組成,確定編碼組組長,便于開展工作。
第三,編碼組制訂詳細工作計劃,包括編碼方案、條目收集和清洗、新代碼維護功能的需求書、功能測試要求、代碼上線需求、驗收標準、運行維護細則以及工作進度等新代碼編制的全過程。
第四,由編碼組組長負責計劃的落實和監督管理。
第五,新代碼通過鑒定和驗收后,由總部運維支持中心進行維護。在維護過程中有重大問題,還需提交編碼組討論,提出解決辦法。
基本按照上述編制程序,已經編制了單位類、財務類、物料類、裝置類等13大類390余萬條主數據,這些主數據在ERP系統和總部統一實施的資金集中管理、HR、BW、MES、LIMS、一、二次物流優化、業務公開、電子商務等信息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以物料主數據、內外部單位主數據的應用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