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培偉業在去年重點打造的精品課程,《企業信息化審計與治理管控(IT4IT)》將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最具有指導價值的治理和管控標準,為企業信息化價值的最大化提供保障。為了讓廣大行業人才對IT4IT建立認識,現在在這里介紹IT4IT四大模型之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包括一系列的服務生命周期的數據對象組合及其關系。每種價值流產生和/或消費的數據都代表了需要通過其生命周期來推進服務控制活動的數據。此數據已在IT4IT之前的版本中引用為“服務生命周期效應”。
某些數據對象直接促成創建和/或推動服務模型而其他則作為連接器,提供功能部件和整個價值流之間的聯動。
數據對象具有以下特性:
(一)描述了IT服務的一個方面。
(二)與IT4IT功能組件或服務生命周期階段相關的輸入或輸出。
(三)唯一標識,且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四)保持結構化的信息,允許關系追蹤和自動化。
IT4IT 參考架構中的服務生命周期數據對象分為兩類:關鍵和輔助。下面是這個兩個對象所包含的內容。
關鍵數據對象關鍵數據對象描述了服務“如何”創建、交付和消耗的各個方面;對管理服務生命周期至關重要。沒有他們,幾乎不可能管理終端到終端的服務生命周期和相關的測量、報告和可追溯性。IT4IT 參考架構定義了32個關鍵數據對象,大部分用黑色圓圈表示。
服務模型是關鍵數據對象的獨立子類,描述了IT向消費者傳遞了“什么”。它們代表三個抽象化層次的服務屬性:概念性、邏輯性和實現性。這些數據對象稱為服務模型主干數據對象(或數據對象的縮寫式), 在IT4IT 參考架構圖中用紫色圓圈表示。
輔助數據對象為“為什么、何時、何地”等屬性提供環境, 對IT功能很重要,但在管理服務生命周期中不起重要作用。IT4IT 參考架構目前描述了八個輔助數據對象,用灰色圓圈表示。
IT4IT 參考架構中定義了基本數據對象在價值流范圍內或整個價值流間的關系。這些關系功能作為規范性的指導,來確保服務模型的完整性,因其通過生命周期的進展,促進跨價值流的可追溯性。IT4IT提供了僅為必要關系并認識到其他關系可以存在,但都不是規定性指導書的組成部分。在IT4IT中,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表達如下:
1對1(1:1):表示如果存在關系,則指兩個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但并不代表一直有關系。例如,事件沒有故障或故障沒有事件都是合法的場景。
1對多(1:n):表示一個數據對象(A)對應一個或多個其他數據對象(B)在有關系的場景中
多對多(n:m):表示A和B以上與0個,1個或多個連接數據對象相關聯。
下面對符號之間的關系進行介紹。此處使用的關系和符號僅用于說明,不會反映使用的實際符號或特定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
事件:一個事件即是一個數據對象,每個事件最多涉及一個單一配置項(CI)。一個CI可以對應幾個事件:1:n
故障:事件可以以1:1的方式與故障相關聯
問題:實際的實施和維護關系未被指定關。在某些情況下,只維護單向指針屬性即可。其他情況下,整個關系可能由一個較復雜的檢索衍生出來。
IT4IT中的Level 3等級中會使用完整的UML規范來定義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
IT4IT符號中, 重數總是書寫在中間的。某些情況下,相關實體被垂直描繪。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應用數學的一般規律來確定他們的關系。這表示左位號/字母與左側或向上的實體有關,而右位號/字母與實體右側或下方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