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場景是一種更接地氣的分析和描述用戶需求的方法,其對產品的設計具有很大的價值。中培課堂《需求分析與管理最佳實踐》王老師在這里介紹了需求場景分析對產品設計的價值。
需求場景的意義
傳統的軟件開發流程中,產品經理/產品策劃首先會提供一份功能列表。這種功能列表所使用的描述方式往往是以程序為導向的,比如商品列表支持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排序
這種描述方式的弊端是:
產品經理得出該結論往往是因為競爭對手擁有了該功能,而非分析了用戶的真實需求。
合作伙伴(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開發工程師)不能直接體會到該功能是為了幫助用戶實現什么目標的,也就不知道這個功能的價值,究竟能給真實的生活帶來何種變化。而以需求場景的方式描述需求,就能夠有效避免這些弊端:
產品經理知道這個新開發的功能是為了幫助用戶解決什么問題
交互設計師可以從中獲知這種需求場景的細節:“發生頻率,需求強度,用戶有什么樣的能力和輔助工具
其他合作伙伴更容易了解到這個功能的價值,更能夠及時表達意見,否決不靠譜的功能,并對有價值的功能產生更強烈的共鳴,干勁兒十足。
2、如何判斷一個使用(需求)場景有價值?
依照以前所學習的心理學知識,當用戶具有某種需求時,會嘗試使用各種手段來滿足它。當環境中不存在轉為為之設計的解決方案時,用戶就會用各種盡可能能找到的東西來湊活。
當實在是找不到任何解決方案時,用戶就只能憋著了。當很長時間里都無法發現解決方案時,用戶就會絕望,并壓抑嘗試的行為。但是,一旦把這種解決方案拿到用戶面前,請他試用,他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就會對它愛不釋手。
所以,就誕生了兩種衡量需求場景靠譜程度的方法:
調查現階段用戶是否在湊活著使用某種產品,心里在罵娘,但還忍著用。
用最低廉的成本做出一個基本能用的解決方案,請目標用戶試用,詢問體驗。
3、使用(需求)場景的描述方法和各部分必要性
需求場景可以描述為“在某某時間(when),某某地點(where),周圍出現了某些事物時(with what),特定類型的用戶(who產生了某種欲望(desire),會想到通過某種手段(method)來滿足欲望。
各部分信息存在的意義如下:
whenwherewith what
這幾點信息其實統一地描述了需求產生的環境。從這些環境信息可以分析出誘發需求的條件和需求產生時的環境條件。
Who
需求場景還需要分析是什么樣類型的人有這種需求,他有什么樣的能力可以潛在地幫他實現目標。
Desire
對需求的描述有一些注意事項,那就是某種需求背后往往還有更深層次某種需求,它只是這種需求的解決方案。不斷一層一層分析需求可能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用戶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一旦滿足某種需求實在太難,滿足它背后的需求也是可以的。
Method
method是用戶現有的解決方案。把現有解決方案清晰地描述出來可以幫助產品團隊判斷競爭對手是誰。這種競品往往不局限于同行業,只要目標需求一樣,就是競爭對手。
有了對競爭對手的了解,就可以更明確地知道這種用戶需求是否存在,強度如何,我們的新方案有何優勢,對方有什么弱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