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案例三:進度計劃
閱讀以下關于信息系統項目管理過程中時間管理問題的敘述,回答問題1至問題4。
3.3.1案例場景
項目時間管理由一系列過程組成,其中,活動排序過程包括確認且編制活動間的相關性。活動被正確地加以排序,以便今后制訂易實現、可行的進度計劃。排序可由計算機執行(利用計算機軟件)或用手工排序。
中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Z公司)承擔一項信息網絡工程項目的實施,公司員工小丁擔任該項目的項目經理,在接到任務后,小丁分析了項目的任務,開始進行活動手工排序。
其中完成任務A所需時間為5天,完成任務B所需時間為6天,完成任務C所需時間為5天,完成任務D所需時間為4天,任務C, D必須在任務A完成后才能開工,完成任務E所需時間為5天,在任務B、C完成后開工,任務F在任務E之后才能開始,所需完成時間為8天,當任務B、C, D完成后,才能開始任務G,任務H,所需時間分別為12天、6天。任務F、H完成后才能開始任務I, K,所需完成時間分別為2天、5天。任務J所需時間為4天,只有當任務G和I完成后才能進行。
項目經理據此畫出了如圖3-6所示的工程施工進度網絡圖。
【問題1】(6分)
該項目經理在制訂進度計劃中有哪些錯誤?同時,請計算相關任務時間的六個基本參數?
【問題2】(6分)
項目經理于第12天檢查時,任務D完成一半的工作任務,E完成2天的工作,以最早時間參數為準判斷D、E的進度是否正常?
【問題3】(6分)
由于D, E, I使用同一臺設備施工,以最早時間參數為準,計算設備在現場的閑置時間。
【問題4】(7分)
H工作由于工程師的變更指令,持續時間延長為14天,計算工期延遲天數。
3.3.2案例分析
【問題1】
根據案例描述對任務進行定義,工作分解結構如表3-9所示。
據此,畫出進度計劃的網絡圖,如圖3-7所示。
而本案例中,并沒有表現出來任務G的進行的前提條件是任務B, C, D的完成。相關任務時間的六個基本參數可分為兩組。
第一組參數為以下三個:
(1)最早開始時間ES。
(2)最早完成時間EF 。
(3)自由時差FF。
第一組參數的基本計算原則如下:
(1)從網絡圖左側向右側計算。
(2)將起始節點設定為0點坐標。
(3)某項工作有多項緊前工作時,其最早開始時間取多項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第二組參數為以下三個:
(1)最遲開始時間FS。
(2)最遲完成時間FF。
(3)總時差TF 。
第二組參數的基本計算原則如下:
(1)從網絡圖右側向左側計算。
(2)保持工期不變的倒計時排序。
(3)某項工作有多項緊后工作時,其最遲完成時間取多項緊后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
關于時間間隔的計算,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減去本項工作最早完成時間就是本工作與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自由時差,是指在不影響所有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情況下,某項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某項工作有幾個緊后工作,對應的就有幾個時間間隔,但是自由時差只有一個,即所有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求得TF總時差:
(1)本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一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2)本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一本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
總時差的一個簡單算法是計算工期減去從網絡圖的起始節點至終點節點經過本項工作最長的時間。
根據以上規則,計算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如表3-10所示。
根據表3-10,得出完成任務的時間為29。根據網絡圖,從后往前推可以得到最遲開始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如表3一11所示。
【問題2】
可根據問題1中的表得出,任務D最早完成時間應為9,任務E最早完成時間應為15,所以,任務D已經延期,此時任務D已經完成一半,即2天,所以,還需2天時間才能完成任務,即12+2=14天。
【問題3】
D,E,I的任務跨度如表3-12所示(以最早時間參數為準,根據表3-10得出):
由于D,E,I使用同一臺設備施工,所以,完成任務時間為三個任務時間累加,為4+5+2=11。而三個任務最早開始于5(任務D),最早完成為25(任務I),任務時間跨度為20,因此,設備空閑時間為20-11=9天。
【問題4】
根據表3-10得出表3-13。、
H任務原定時間為6天,現延長至14天,則H的最早完成時間為24(表14)。
與其相關的任務作調整,如表3-15所示。
3.3.3參考答案
【問題1】(6分)
①并沒有表現出任務G的進行的前提條件是任務B、C、D的完成。
②6個基本參數的計算:
s1-2=0 EFl-2=0+5=5
ESl-3=0 EFl-3=0+6=6
ES2-3=5 EF2-3=5+5=10
ES2-4=5 EF2-4 = 5+4=9
ES3-5=10 EF3-5=10+5=15 FFl-2=min|0, 0|=0
ES6-8=23 EF6-8=23+5 =28
ES7-8=25 EF7-8=25+4=29
計算最遲完成時間、最遲開始時間、總時差,其計算順序是從后往前計算的。
LF7-8=29 LS7-8=29一4=25
LF6-8=29 LS6-8=29一5=24 TF6-8=29一28 =1
LF6-7=25 LS6-7=25一2=23 TF6-7=25一25 =0
LF4-6= 23 LS4-6=23一6=17
【問題2】(6分)
D:計算進度第9天完成。實際第(12+4-2)=14天完成,拖期5天。E:計算進度第15天。實際第(12+3)=15天完成,說明進度正常。
【問題3】(6分)
D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為第9天,E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為第10天,設備閑置1天; E工作為第15天,I工作為第23天開始,設備閑置8天;故設備總共閑置8+1=9天。
【問題4】(7分)
原計劃工期TC=29,時間發生后TC=30。因此,延遲的工期天數為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