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主掌控能力提升保障。央企信息化本身相比很多先進的民營企業起步較晚,加上近年來國家對自主掌控能力提升的要求越來越明晰,使得大型企業逐步下定決心,努力嘗試構建自有知識產權且更為靈活的信息化支撐能力,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犧牲了更多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五)“體制化規則”制約。相比于銀行和運營商行業,我國眾多的大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并不徹底,集團化總部所扮演的角色還是行政管理大于經營管控,任何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都不可能被直接套用,這就導致很多信息化服務都停留在基礎的業務事項處理和協同辦公環節,而針對高階的經營管理類信息化服務很難自上而下直接發起和統一部署,信息化應用水平處于較為初級階段。
中培在著手進行“十三五”信息化定位分析時,要基于上述提及的通用性困局,回顧上輪五年規劃的基調,以及五年期末的實際推進效果,從中判定每輪企業戰略(togaf認證)推進周期內,體制性困局的偏向性和信息化方案的側重點。結合新一輪的戰略規劃定調和高階的信息化服務需求,確立與之匹配的信息化定位和推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