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項目管理專業人士)中的三點估算是一種考慮估算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以提高活動持續時間估算準確性的方法。它使用三個時間點來進行估算:最樂觀時間(tO)、最可能時間(tM)和最悲觀時間(tP)。以下是PMP三點估算的詳細公式:
一、期望值(或均值)公式
期望值(tE)是任務完成的平均時間或估算值,常用公式為:
tE = (tO + 4tM + tP) / 6
這個公式通過給最可能時間(tM)賦予更大的權重(4倍于最樂觀時間tO和最悲觀時間tP),來得到一個更加接近實際情況的估算值。如果沒有特殊說明,一般默認使用這個公式來進行計算。
二、標準差公式
標準差(SD)用于衡量估算的不確定性或風險,公式為:
SD = (tP - tO) / 6
標準差越大,說明估算的不確定性越高,風險也越大。
三、示例解析
假設A公司的某項目即將開始,項目經理估計該項目在最樂觀情況下需要10人天完成,最可能情況下需要12人天完成,而在最悲觀情況下則需要20人天完成。根據三點估算法,該項目的預計花費為:
tE = (10 + 4×12 + 20) / 6 = 13人天
四、應用場景
三點估算在項目管理中廣泛應用于活動持續時間的估算,特別是在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考慮最樂觀、最可能和最悲觀三種情況,項目經理可以更全面地評估任務或活動的完成時間,并據此制定更合理的項目計劃和風險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