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P(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中的皮薩諾創新景觀圖(也稱為創新畫布),是由哈佛商學院教授加里·皮薩諾在2015年提出的,旨在幫助企業理解和規劃創新戰略。這一工具從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兩個維度出發,將創新劃分為四個象限,每個象限代表不同類型的創新方式。以下皮薩諾創新景觀圖的四個象限介紹:
常規式創新(Routine Innovation)
定義:以組織現有的技術能力為基礎,與現有的商業模式相匹配的創新,專注于功能改進和新版本或新模型的開發。
特點:這種創新方式主要關注產品特性的局部改造或版本迭代,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均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例如,同一核心技術的第一代手機升級為第二代手機,產品特性做了微調,如外觀、尺寸、顏色等。
顛覆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定義:需要新的商業模式,但不一定需要新的技術。這種創新通過改變商業模式來顛覆現有市場格局。
特點:顛覆式創新往往采用已有的技術基礎,但從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從而改變供應鏈上下游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結構。例如,通過已有的技術手段打造的在線電商平臺,是對傳統商超、購物等供應鏈模式的顛覆。
突破式創新(Radical Innovation)
定義:一種包含新技術并能夠極大改變市場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產品創新。
特點:這種創新方式采用全新的技術作為創新手段,商業模式上不需要特別的創新。技術突破給產業和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移動存儲設備對固定存儲設備的替代,大容量存儲技術的出現,以及生物科技技術對傳統制藥技術的顛覆等。
架構式創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定義:商業模式和技術雙重創新,或者由技術突破引發的商業模式變革。
特點:架構式創新將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有效整合,創造出全新的市場機會和價值。例如,數字攝影產品的出現顛覆了柯達和寶麗來等公司的傳統膠片業務,電子閱讀器對紙質書籍的替代,以及網絡在線通信對電話/短信等傳統通信方式的顛覆等。
皮薩諾創新景觀圖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和規劃創新戰略。通過識別不同類型的創新方式,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分配資源和精力,以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增長。同時,這一工具也強調了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重要性,提醒企業在制定創新戰略時需要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