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IT工作的人對ITIL并不陌生,因為ITIL不僅提高了IT員工的生產率,士氣和工作滿意度,并使IT部門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同時,ITIL使公司能夠更好地利用人力資源,提供雇用標準并向客戶證明IT員工的能力。獲得ITIL證書的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使企業更成功地完成IT工作。另一點是,ITIL認證是員工前進的動力和挑戰。但是對于一些不了解架構的人來說,他們不知道ITIL認證是什么?ITIL有哪些認證價值?
ITIL認證是什么?
ITIL即IT基礎架構庫(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ITIL,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由英國政府部門CCTA(Central 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gency)在20世紀80年代末制訂,現由英國商務部OGC(Office of Government Commerce)負責管理,主要適用于IT服務管理(ITSM)。
ITIL為企業的IT服務管理實踐提供了一個客觀、嚴謹、可量化的標準和規范。 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是全球公認的一系列信息技術(IT)服務管理的最佳實踐。由英國中央計算機與電信局(簡稱CCTA)一手創建,旨在滿足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商業領域的發展需求。
ITIL有哪些認證價值?
ITIL最大的價值是提供了一套最佳實踐的標準和規范。的確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特別是一個大型的企業或者組織來說,都可以通過這套實踐標準把方向和職責梳理清楚,比如說CMDB、容量管理、事件、連續性管理、成本管理。此時也改變了IT部門的傳統定位,你除了寫代碼開發系統之外,你還有其他方面的工作要做。
既然ITIL是一套參照的最佳實踐和描述,它也只是提出了一個業界通行的標準,因此在結合每個企業實際的過程中,由于每個企業的矛盾點和問題點必有不同,實踐的路徑和方法論也有不同。特別是傳統企業,此時導入ITIL就需要相應的產品支持和咨詢支持,而互聯網則壓根兒就沒有完全照搬這套,貌似運行得也還行。
剛剛說互聯網企業很少把ITIL體系搬過來,那是為什么呢?個人理解是一種“外力”和“內力”的不同導致,這種內外力到底是什么?“外力”是指“面向用戶”的程度不同。
傳統企業(銀行、電信或者其他)很多服務的設計和交付還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來設計的,而非真正的面向用戶,因此產生的內部IT服務流也是一種緩慢的流。
互聯網的產品從開始設計就考慮用戶的參與,后期的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和用戶價值及時響應產生的內部IT服務流必然是快速而敏捷的,流程性規范顯然應對乏力,且服務內涵已經大發生了大大的變化。
“內力”可以轉換成“結構決定功能”的描述,技術架構本身也決定了上層IT服務組織的設計,IT服務組織最終影響到IT服務能力的輸出。
在過去的一份金融工作經歷中,采用的是SAN存儲+刀片技術結構,這種技術架構帶來的就是自身“甲方”化,其次會影響企業自身的IT能力,然后剩下的就是做各種ITIL流程來保證“SAN存儲+刀片”高可靠運行。而互聯網企業本身就是基于一個不可靠的基礎設施來設計自己的IT技術架構和IT運維組織,由此產生的功能輸出是不一樣的。
以上即是關于ITIL認證是什么以及有哪些認證價值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關于ITIL認證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