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所見到到的數據庫有很多,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的是關于數據庫設計的信息。那么什么是數據庫設計?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么?首先說一下數據庫設計,其實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開始搭建數據庫之前,對于數據庫業務系統構造出數據存儲模型的過程。在完成這個過程一般要經歷,6個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下文都有詳細介紹。
什么是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就是根據業務系統的具體需求,結合我們所選用的數據庫,建立好表結構及表與表之間的管理關系,為這個業務系統構造出最優秀的數據存儲模型的過程。使之能有效的對應用的數據進行存儲,并高效的對已經存儲的數據進行訪問。
數據庫設計是數據庫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良好的數據庫可以給系統帶來清晰的數據統計與數據的詳細分析,給系統帶來方便直觀的數據。不良的數據庫設計,必然會造成很多問題,輕則增減字段,重則系統無法運行。
良好的數據庫設計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訪問效率高;
· 減少數據冗余,節省存儲空間,便于進一步擴展;
· 可以使應用程序的開發變得更容易。
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數據庫設計的第一步,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也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現實世界中要處理的對象進行詳細調查,然后通過分析,逐步明確客戶/用戶對系統的需求,包括數據需求和業務處理需求。
需求分析是否做的充分和準確,直接決定了在其上構建數據庫大廈的速度與質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會導致整個數據庫設計返工重做。
2. 概要設計
概要設計是數據庫設計的關鍵,通過綜合、歸納與抽象用戶需求,形成一個具體 DBMS 的概念模型,也就是繪制數據庫的 E-R 圖。
E-R 圖主要用于在項目團隊內部,設計人員和客戶之間進行溝通,確認需求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3. 邏輯結構設計
將 E-R 圖轉換為多張表,進行邏輯設計,確認各表的主外鍵,并應用數據庫設計的三大范式進行審核,對其優化。
在這階段,E-R 圖非常重要。大家要學會根據各個實體定義的屬性來畫出總體的 E-R 圖。
4. 物理設計階段
經項目組開會討論確定 E-R 圖后,根據項目的技術實現,團隊開發能力及項目的成本預算,選擇具體的數據庫進行物理實現。
5. 數據庫實施階段
運用 DBMS 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數據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并進行試運行。
6. 數據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數據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后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上述就是關于什么是數據庫設計,以及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么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數據庫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