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之前,美國銀行業信息化的特征主要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支持業務運作,主要功能是進行數據的保存與處理,很少有直接面對顧客的服務功能。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美國銀行業零售業務的發展,直接面對顧客的服務型信息處理系統在美國銀行業信息化過程中日漸突出。目前,美國銀行業通行的信息處理系統主要有大型通用型信息處理系統和顧客服務型信息處理系統兩種類別,但是后者已呈現出逐漸取代前者的勢頭。為支持海量數據而產生的數據治理成為美國銀行業的重要工作。以美洲銀行為例,美洲銀行建立了數據治理的框架,明確信息技術部門和各個業務部門各自角色的職責和分工。數據管理、數據訪問、數據質量、元數據等方面的角色多達29種,通過數據治理為數據用戶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
2010年,歐盟委員會公布了“2020戰略”,這是繼里斯本戰略之后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的第二個十年經濟發展規劃。歐盟認為,為加強創新潛力,應盡可能地以最好的方式使用資源,這些創新資源就是數據,開放數據將成為新的就業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工具。為了應對這一變革,2010年11月,歐盟通信委員會向歐洲議會提交了“開放數據:
創新、增長和透明治理的引擎”的報告。該報告以開放數據為核心,制定了應對大數據挑戰的戰略。2011年11月,該報告被歐盟數字議程采納,12月12日正式推進這一戰略。2013年,法國政府發布的數字化路線圖,將大數據列為國家創新戰略重點實施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