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設計師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比如UI設計、界面設計、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等。不同類型的設計師,所從事的工作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一種: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那么什么是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版式設計的核心方法論是什么呢?其實關于用戶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以及版式設計的核心方法論是非常好理解的,想知道請看下文。
什么是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
版式設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種關于編排的學問,實際上,它不僅是一種技能,更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高度統一,版式設計是現代設計者所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通俗點解釋,我們在做設計時需要有條理性的思維指導,因為人的眼睛或者大腦在短時間內無法處理大量撲面而來的信息,設計師需要把這些信息通過視覺化的手段,把這些信息處理成有條理的且具有引導性的視覺走勢或者說叫視覺引導,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可獲得你想要表達的信息,最終形成預期收益。
版式設計的核心方法論是什么?
第一:了解字體字形
字體的版式設計中,需要了解字體基本結構和字體的空間結構在實際工作運用的時候,你會發現字體上下部分是有一個留白空間的,其實際的高度要比可視的高度要高。
第二:了解行高與行間距
設計師提供的設計稿與開發出來的文字高度有所不同比如,實際開發出來的會更高一些;iOS 設備與Android 設備也有所不同,比如可以看到同樣是顯示20號的字體,安卓的行高會偏高一些。在不同的 Android 設備上使用的字體不一樣,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差別。如果不想辦法抹平這差別,就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雙端一致了。
所以設計師在視覺走查時要特別注意,我的習慣是同時用2個不一樣的手機,一個手機放效果圖一個手機安裝實際測試程序,2者進行對比,才能更好的看出區別來。
第三:字體文字段排版
行間距
我們不難發現,左側的文章行間距過小,而右側的行間距看起來更明確和更舒適;大段文字排版時,建議使用左對齊的方式,可讀性更高;
避免符號行首及右側過多鋸齒形
文字的編排時,如果行首與行尾有標點符號時,閱讀起來很不友好,為了更加便于閱讀我們需要進行避頭尾的處理,甚至為了整齊我們需要對文字區塊進行強制對齊;實際運用中可以發現不論是今日頭條的新聞詳情頁還是網易新聞的新聞詳情頁都是比較整齊的文字排列形式。
第四:版心/虛擬邊框
在版式設計中,不論是平面海報還是UI界面設計,我們都需要有一個版心的概念把所有需要展現的內容,都放置在此容器中,讓內容更加有條理,具有更好的透氣性;實際工作中這樣的好處是多頁面改版會節省很多的工作量,且效果更加統一美觀。
第五:網格系統/柵格化
網格系統是提升頁面條理性的有效設計方法,通過網格的設定,讓排版更加有參考的標準,去設計時有跡可循;在不同設計師配合過程中,也能夠避免不同設計師設定的間距不同等造成的效果不一致。
第六:重量比/張弛度對比
調整畫面中的文字或者線條粗細度以及內容明度來增加頁面的張弛度,或者叫重量比畫面中文字越粗重量感越重,反之越輕線條選擇時越粗則越重,越能表現其重要性的分隔色塊或者圖片越深越鮮艷的則較重,反之越淺越淡的越輕。
第七:細節點綴與變化
在界面設計中,需要突出層次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輔助文字或者解釋文字的排版,亦或者是元素的打破常規;合理的排列這些信息起到展示其功能入口的目的,同時也能夠起到點綴和增加畫面細節的作用,讓畫面更加的精致。不論是線條、還是留白還是細小的icon、文字等都可以很好的起到破解畫面單調的作用。
第八:節奏/重復
重復性的元素可以是圖案、文字、色彩、空間格式等,重復能增強條理性和界面的統一感,節奏和韻律也需要重復來實現。實際工作中經常能夠看到很多類似的版式設計。
第九:親密性/貼近度
親密性的關系可以讓畫面形成獨立的內容區域或者呈現空間,讓產品能夠很好的呈現相對獨立的信息,減少用戶的識別難度,提高效率;不論是常用的線條或者水槽分割的形式;還是Google引領的去線式設計,亦或者是卡片式設計的絕對親密特制的形式都可以給人創造出親密貼近的版式設計感受。
以上就是關于什么是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版式設計的核心方法論是什么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關于用戶體驗界面版式設計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