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UI設計中,除了視覺表達非常重要之外,文案寫作也非常重要。廣告文案優(yōu)化是一項無聲的工作。通過優(yōu)化提示語言文案寫作給產(chǎn)品性能帶來改進。所以需要有良好的文案設計,在滿足用戶視覺的沖擊,還要用文案與之達到共鳴。那么如何寫好用戶體驗設計文案?下面簡單聊聊,文案被濫用的地方以及6個優(yōu)化的建議。
1.用戶知道更具體的引導
之前因為要做一些產(chǎn)品調(diào)研,所以有簡單了解了下關于軟件測試的一些知識。比如大概是有哪些測試軟件的方法,會在產(chǎn)品的什么階段使用。
測試方法的概念真的好多,比如冒煙測試、單元測試、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接口測試、回歸測試、自動化測試、測試用例、余量測試、兼容性測試等等。
然后我就懵了。我只能一個一個去百度,查了后還擔心百度不準確,還找測試同學驗證下是不是這個意思。而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能記住的大部分是本身名詞就好理解的測試概念。而對我來說,比較難理解的,我始終沒記住,比如冒煙測試,我至少查了三遍。
在一些比較偏技術類的產(chǎn)品中,專業(yè)名詞是比較難完全避免的一件事,但是這并不代表沒有辦法去優(yōu)化。比如加個解釋。
專業(yè)名詞加解釋,用戶可以明白名詞本身所傳達正確的意思,而不會被誤導。畢竟網(wǎng)絡上所查到的,不一定是正確,或者不是你想引導用戶的。
添加解釋,同樣也是讓用戶的疑惑有出口,而不是迷失在茫茫的名詞中。如果當前這個名詞或是某個操作,需要更多的引導和解釋,一兩句話完全無法解釋清楚,這時就需要加個文檔鏈接,來讓用戶知道更具體的引導。
2.文案太冗長,抓不住重點
曾經(jīng)用戶只想要一個簡單的理由,但你卻寫了三大段…
聊天中,大概大家都不會喜歡與啰嗦的人聊天,因為廢話太多,而且還不停在重復。如果你看電視,你大概也不會想看情節(jié)拖沓的,看了快30集,男主還在女二身邊徘徊,這心焦急的如同火燒。
解釋的文案也是同樣道理。如果寫太長,用戶會失去想看的欲望。長句也會增加用戶的理解成本,到最后文案并沒有發(fā)揮它該有的功用,可能不小心還誤導用戶。
因為是解釋,所以更應該要直接明了,簡潔有力。
3.用文字代替圖標
在一些頁面中,為了讓整個頁面看起來更加美觀,會用圖標的方式來表達一些操作或指導。一些常用的圖標用起來,會相對來說得心應手,用戶也能夠理解。
但是在一些本身就比較少見或難懂的名詞中使用圖標來表達時,往往會造成用戶疑惑。有時候費盡心思,熬盡腦力,終于畫出一個讓人驚艷的圖標后,業(yè)務方卻告訴你,他看不懂這是什么?
這真是尷尬的時刻,但卻很真實。人們對圖標和對文字的理解,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是語言,一個是圖形。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很糾結(jié),為什么指南針的圖標,是表示「發(fā)現(xiàn)」, 不應該是方向么。
每個人對圖形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如果一定要加上圖標,那就圖標+文字吧。
4.可怕的英文翻譯,可怕的英文
我有個習慣,中文系統(tǒng)看膩了,會時不時地把系統(tǒng)語言換成繁體中文或英文。當我切換到英文時,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尷尬的英文。要么就是中文式英文,要么就是一長段看著就像是機翻的英文,還有中英文夾雜的頁面。
如果你的產(chǎn)品要做外語用戶,請遵循外文的一些使用習慣。不然你的外語用戶,會很痛苦。
不要以字翻字,以文譯文。如果這樣操作,英文的界面會顯示特別的啰嗦。再提一個小點,西文字體會相對偏小,所以最好檢查下,西文狀態(tài)下,字體大小是不是合適。
5.盡量不要用負面詞或否定詞語
少用或不用以「是否」開頭的句子來引導用戶,比如你是否確定刪除該文件?你是否真的要退出產(chǎn)品?你是否確定要添加XXX為管理員?
為什么呢?首先,否定詞本身傳遞的信息會偏向負面,再者,是是非非的選擇,讓用戶疑惑。大家可以想想當初學英文否定句的時候,Yes, I do. No, I don’t. 不也讓我們迷惑了好一陣么
同時,千萬不要用雙重否定句,記住,你不是在寫作文,你要是把老師繞暈了,可能還有機會及格,你要是把用戶繞暈了,他可能就出門左轉(zhuǎn),從此相忘于江湖了。
6.錯誤信息,要給出原因和解決方案
發(fā)生錯誤,是比較常見的狀態(tài),也是無法避免的。所以產(chǎn)品本身要有容錯的設計,比如可以撤銷,二次確認等等。
但是,在發(fā)生錯誤的時候要如何反饋給用戶,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件大事。經(jīng)常遇到的頁面是,直接告訴你,出現(xiàn)錯誤了,然后就沒下文了。
也不告知用戶什么原因造成的,也沒有優(yōu)化建議,所以這是想讓用戶自己去挖掘嗎?
基本上有錯誤產(chǎn)生,都有其原因,可能是網(wǎng)絡,可能是頁面被刪了,或是服務器出現(xiàn)異常,接口出現(xiàn)異常等等。這個方面移動端的報錯提示方式會比中臺更友好,當然這也有業(yè)務本身的區(qū)別。
中臺比較多的產(chǎn)品,就是報完錯,就消失了。也不告訴你要如何解決。有些偏技術的產(chǎn)品,報錯都直接是代碼或英文。當然,你的高級用戶或許能夠理解這些意思,但是「說人話」會讓產(chǎn)品更有溫度。而且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用戶呢。
早些年,讓我最疑惑的場景就是Windows系統(tǒng)奔潰后的藍屏,一堆的文字,還是英文也就算了,我還沒看完就重啟了。所以這么多字,到底想不想讓我看完呢,想讓我看完,又不給我時間;不想讓我看,又寫這么多。所以它估計是寫給一目十行的人看的。
現(xiàn)在Windows也升級了,改成中文了,也少了那么多字,但是后面建議搜索的那一段英文,我真心記不住。所以一般也就等待重啟了,再不行就重裝電腦,再再不行,我把電腦換了….
上述就是關于如何寫好用戶體驗設計文案的全部內(nèi)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用戶體驗設計文案的信息,請繼續(xù)關注中培偉業(yè)。